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5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547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Risk assessments form the methodological basis for many public policies. A key component of the risk assessment process is the public commentary period. We conducted a case study of the California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risk assessment to describ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ommentary to the risk assessment process. We used content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sources,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ublic commentary, as well as the agency's response to the commentary. We examined the type and quality of publications cited in the commentary. Most of the comments were from critics of the risk assessment (36/44, 80%), especially tobacco industry affiliates (30/36, 83%). Critics were more likely to evoke the scienc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study qualit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an were supporters. More than half the critics argued that appropriate procedures were not followed (13/23, 57%). Of the 29 commentaries on the respiratory, carcinogenic, and cardiovascular chapters, four resulted in changes to the risk assessment, such as the addition of new references or reanalysis of data. Journal articles 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cited type of reference, cited by critics (1,022/1,526 of references, 67%) and supporters (39/60, 65%). However, journal articles submitted by critics had lower impact factors than those cited by supporters (2.6 vs. 3.6, p=0.03). Participation in the public input process was not balanced among all interested parties, although this may reflect different opportunities for stakeholders to participate in stages of the process. Critics and supporters of the risk assessment used different criteria to evaluate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they were socially constructing the evidence to support their positions.  相似文献   
702.
我国环境税设立问题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代社会,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凸显,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西方国家率先实行了环境税制度,我国也开始进行环境税设立的准备工作。我国应尽快建立与WTO协议有关规定相一致的环境税制,本着公平与效率相协调原则和专款专用原则,分阶段稳定地实施环境税制度。  相似文献   
703.
我国是淡水资源不足的国家,缺水成为我国东、西、南、北、中许多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营造优美生态环境,尤其是西部和北部,应优先解决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4.
本研究旨在探讨广东省内主要媒体自2000年至2010年来对重金属污染的报道。我们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和《羊城晚报》中与重金属污染有关的新闻报道作为样本,分析媒体所强调的议题、报道频次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将媒体再现与广东省重金属污染的科学发现比较,本研究发现广东省内媒体对于重金属污染的议题呈现与科学真实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05.
污染排放、技术效率与农业用水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农业污染排放纳入评价体系,使用SBM-Undesirable超效率模型,比较分析了2011—2013年污染排放变量引入前后我国农业用水效率的变动状况。研究表明:污染排放对农业用水效率存在显著影响。污染排放变量的引入降低了大多数省份农业用水效率;大范围提高了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纯技术效率;降低了大多数省份农业水资源利用的规模效率;减少了农业水资源利用规模收益递增的省份数量。根据农业水资源浪费程度与污染排放水平,污染排放约束下我国各省份农业用水效率的冗余模式呈现出3种类型。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亟需转变利用方式,减少农业污染排放,提高农业生态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706.
大气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对全球气候安全造成严重胁迫,产业经济的去碳化发展刻不容缓。以物流产业为例,借助PSR模型构建物流碳排压力下大气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投影寻踪模型对2005—2014年中国内地30省域大气生态安全值核算分析,并针对PSR模型指标探索大气生态安全可行路径,结果显示: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前提下,2014年中国内地30省域大气生态安全水平呈现总体良好、区域间相差较大现状;在投影寻踪模型分析下,"状态"对各省域物流碳排压力下大气生态安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响应",最后是"压力";物流碳排与大气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为物流产业及大气生态安全水平低下现状,其次为人类生态保护的响应措施落后。  相似文献   
707.
发挥媒体监督和治理功能,防范污染和促进污染整治是环境治理体系中必不可缺的环节。尤其是在城市空气重污染期间,媒体监督能否有效促进地方政府落实应急管理措施、减轻重污染程度,是关乎大众健康的重要议题。研究发现,城市空气重污染期间报纸关于空气污染的报道显著增加,空气污染报道显著促进了后续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而且本地报纸空气污染报道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同时,空气污染报道的作用效果还取决于媒体本身对空气污染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城市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监督机制。因此,环保部门应重视协调各级各地新闻媒体机构,使其在环境领域发挥治理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708.
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的负面影响已被诸多研究所证实,然而环境污染侵害的远不止公众健康。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系统考察居民感知的居住地环境污染状况对居民的政府信任度和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显示:居民感知的居住地环境污染严重程度损害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但不会抑制居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居民感知的居住地不同环境污染状况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信任度的影响存在差异,居民感知的空气污染严重程度对中央政府信任的影响比对地方政府信任的影响更大,而居民感知的水污染严重程度对地方政府信任的影响比对中央政府信任的影响更大,这主要源于居民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不同环境治理责任的不同判定。环境污染状况对不同区域和居住地居民的政府信任度的影响存在差异,空气污染损害居民对中央政府的信任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城市地区,而水污染损害居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在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均有表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其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信任,而互联网使用强度的增大降低居民对中央政府的信任,也会抑制居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因此,环境污染治理关系到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应下大力气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建立公正透明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并强化对民众感受的调查研究,以增强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709.
治污减排是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必须同时实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促进发展的多重目标。中国的治污减排问题非常复杂、没有现成经验可循。针对环境、经济、能源之间的相互影响,国内外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梳理治污减排对经济影响方面的已有研究,为深入分析、研究中国的环境经济问题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10.
关于哈里斯-托达罗模式下劳动力转移与环境污染的研究,1990~2010年以来的英文文献主要从劳动力转移引致的工业污染对经济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中间品部门生产产生的污染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未来这一研究应该关注转移动机的多元性、农业部门产生污染以及农业与工业部门的跨境污染;在相关调查统计数据逐渐健全的前提下,发展实证研究;更全面地考虑到污染影响到的支出函数等,即污染导致的被动消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