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7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3篇 |
民族学 | 11篇 |
人口学 | 21篇 |
丛书文集 | 194篇 |
理论方法论 | 78篇 |
综合类 | 1068篇 |
社会学 | 156篇 |
统计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73篇 |
2012年 | 67篇 |
2011年 | 91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106篇 |
2007年 | 136篇 |
2006年 | 163篇 |
2005年 | 131篇 |
2004年 | 132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辩论式教学法是一种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它在启迪学生思维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点。介绍辩论式教学法的特点,探讨其在运输经济学教学中的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及考核方式。应用结果表明,将该方法引入运输经济学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2.
金融危机改变了经济学还是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45-47
通过分析本轮金融危机的原因以及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演变过程得出,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开放体系,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和再否定的过程,但无论怎样,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以及其本身有缺陷需要引入政府调节这一基本信念没有根本改变。危机只能宣告新自由主义的终结,但却不改变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危机对目前我国的过度依赖投资和贸易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83.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一种理论构造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蒲勇健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2)
本文提出一种构造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方法——给出的三类指标都未涉及资源价值存量,从而避开了资源定价难题。因此,这三类指标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4.
陈德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3)
针对重庆直辖市的特殊市情,提出《重庆市未来五年到2010年对外经贸发展规划》的修改意见:规划的着力点、重庆外经贸特征与自身条件、定位、争取优惠条件、利用外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基础建设等。 相似文献
85.
Wolfgang Franz 《Allgemeines Statistisches Archiv》2005,89(2):141-158
Zusammenfassung: Dieser Beitrag beleuchtet aus der Sicht der wirtschaftspolitischen Beratung einige Anforderungen an die Arbeitsmarkt?konomik
und Arbeitsmarktstatistik. Drei Bereiche werden angesprochen: die Arbeitslosenstatistik, die Tariflohnpolitik und die aktive
Arbeitsmarktpolitik. Dabei werden zun?chst die Bemühungen hinsichtlich einer realistischeren Erfassung der Unterbesch?ftigung
gewürdigt, zugleich aber Hinweise auf Verbesserungsm?glichkeiten gegeben. Anforderungen an die amtliche Statistik ergeben
sich des Weiteren hinsichtlich der Tarifentgelte. In diesem Zusammenhang wird die Umsetzung der Erkenntnisse der Arbeitsmarkt?konomik
in eine lohnpolitische Orientierungshilfe skizziert. Schlie?lich erfolgt eine kritische Einsch?tzung des Erfolgs der aktiven
Arbeitsmarktpolitik, wobei eine zunehmende Willigkeit zur Bereitstellung der für die Evaluation erforderlichen Daten konstatiert
werden kann.
Summary: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ree demands on labor economics and labor statistics put forwar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n advisor to economic policy. Despite several improvements of unemployment statistics, a lot of work remains to be done. With respect to wage policy attempts by the German Council of Economic Experts are discussed how to formulate a guidance for wage policy both on scientific grounds and understandable by the public. Finally,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active labor market policies is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a plea for adequate individual data in order to carry out a sound evaluation of these policies.
* Vortrag für die „Statistische Woche“, die Jahrestagung der Deutschen Statistischen Gesellschaft am 20. September 2004 in Frankfurt/Main. Der Vortragsstil wurde beibehalten. Die hier vorgetragenen Auffassungen liegen allein in der Verantwortung des Autors und stellen nicht notwendigerweise die Auffassungen anderer Institutionen dar. Ich danke Bernd Fitzenberger (Universit?t Frankfurt/Main und ZEW), Joachim M?ller (Universit?t Regensburg), Bernhard Boockmann und Tobias Hagen (ZEW), Irmtraud Beuerlein und Dirk Heinlein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für hilfreiche Kommentare und Anregungen. Verbleibende M?ngel gehen—leider—zu meinen Lasten. 相似文献
86.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及影响因素,本文全部以实物量指标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以避免价格因素对测算结果的影响,并采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论为: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从长期来看呈增长趋势;造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所造成的自然灾害频发;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近年来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普遍下降,从四大地区来看,只有中部地区生产率提高,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87.
陆满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世纪之交 ,通货紧缩的现实 ,对通货膨胀提出了挑战 ;通货紧缩就是指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 ;由于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价格水平运动具有两重作用 ,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价格水平的降低 ,甚至出现“劳动生产率悖论” ,成为促使价格水平上涨的一个动因 ,所以“技术型通货紧缩”否定不了通货膨胀 ;当前世界各国对付通货紧缩措施的实质都是通货膨胀的政策 ;从对 2 1世纪通货紧缩的展望来看 ,通货紧缩也不否定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远未投降 ,它只是披上了新的更加危险的外衣。从全球的经济现实来看 ,促使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上涨的的结构性因素及微观内生机制依然存在 ,通货膨胀并没有“寿终正寝” ,世纪性的物价上涨并未结束 ,通货膨胀依然是新世纪经济学的主要“敌人” ,人类驾驭和对付通货膨胀的道路仍很漫长。 相似文献
88.
语用预设策略作为一种动态的、不稳定的、复杂的语言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常有运用。文章主要论述了语用预设的经济性、衔接性、戏剧性及多维性,并分析证明了预设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作品中人物巧妙交谈、言外之意、技巧地传递信息,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黄剑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37-42
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科学,为廉价政府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针对我国行政成本过高而行政效率偏低的现状,在廉价政府建设中,应以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迁等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采取精简政府机构,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推进政府管理机制创新;加强审计监督,置政府行为于法律规范和监督之下,科学决策,选择合理的制度变迁方式等方式建构廉价政府。 相似文献
90.
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户籍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命题表现为决策者的政策目标的优先序从工具性目标向权利和平等的价值性目标的转变.户籍改革的本质是决策者放弃以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的权利及其相关的社会福利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工具性目标, 将流动人口的权利保障及其正义性纳入自身的社会总福利函数之中,并赋予其权利价值在政策目标序中的优先地位.改革的路径是以渐进式为基调的,以一种循序渐进的适应内外压力的形式出现的,并对原制度存在强烈的依赖性.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应当是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之上的种种福利,使户籍管理功能回归本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