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3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90篇
民族学   25篇
人口学   48篇
丛书文集   272篇
理论方法论   138篇
综合类   2658篇
社会学   207篇
统计学   38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党的十八、十九大均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出台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但公众的参与程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在积极发动和鼓励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可发挥新媒体协商平台的作用,提高新媒体的回应能力,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公众应借助新媒体互动平台的功能,进一步提升生态意识,践行生态行为,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环保组织要发挥新媒体的聚焦作用,推动环保组织的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32.
当前,在我国法律体系内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采用了并行模式。并行模式关注于环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差异性,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利益维护。这虽然看似诉讼目的明确,符合环境权益救济需求,但其实际忽视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不但不利于案件事实的梳理,而且容易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甚至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的裁判。面对并行模式存在的弊端,我国部分学者提出了强制合并、混合并存、另赋实体请求权、诉讼信托、诉讼担当等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融合模式,上述模式分别从诉的合并和诉讼实施权融合两个方面对融合方式进行了探讨,但是其中仍存在当事人诉讼选择权忽视、公私益失衡以及责任重复认定等问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质量,环境公益诉讼的数量日渐增多。基于环境问题的关联性、潜伏性特征以及环境侵害发生的阶段性机理,环境诉讼中环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交叉使得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融合成为应然趋势。在尊重环境整体性特征的基础上,以追求环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为原则,结合我国实际,以具备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作为枢纽,充分利用检察机关的监督权以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权,构建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新...  相似文献   
33.
中国雾霾污染呈现出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治理难度大的特点,其发生原因及治理路径是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雾霾的产生会受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而近年来中国以高速铁路建设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城市间交通可达性的快速提升,有文献开始讨论高铁建设及交通可达性提升对经济产出、产业结构等经济发展的影响,但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未见文献讨论高铁及城市间交通可达性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将交通可达性纳入环境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首先从要素配置效应、产业升级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三个方面提出交通可达性影响雾霾污染的理论假说,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框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计算城市间的公路、普通铁路及高速铁路出行的最短交通时间作为交通可达性的量化方法,利用中国大陆283个地级城市MODIS及MISR中PM2.5浓度的栅格数据,对城市间的交通可达性及城市雾霾污染指标进行空间相关关系检验,检验交通可达性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讨论模型的内生性及异质性,并进一步分析交通可达性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间的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与雾霾污染间存在倒“U”型关系,证实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经验结论...  相似文献   
34.
环境利益体现了利益内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经济系统中加入环境利益变量,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存在对立统一关系;加入环境利益的经济系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完善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为生态效益型的经济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建立提供依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确立环境利益原则,为环境利益的演进制定路径和行程。  相似文献   
35.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探索行业竞争互动和动态环境情境下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对创业板291家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多元化负向影响企业绩效;行业竞争互动正向调节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且负向调节行业竞争互动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正向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在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时应该考虑所处行业的竞争动态以及环境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36.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health issues associated with outdoor air pollution, such as ozone, sulfur dioxide, and other pollutants in metropolitan regions, are an area of growing concern for both policy official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the news media, new health data, and public debate o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clean air regulations have raised the importance of air quality in the public consciousness. While public perceptions of air quality have been studied thoroughly dating back to the 1960s, little empirical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to explain the spatial aspects of these perceptions, particularly at the local level. Although recent studies suggest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setting are important in shaping perceptions of air quality, the roles of proximity, neighborhood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tion have not been clarified. This study seeks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jor factors shaping public perceptions of air quality by examin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ocal risk perception, the role of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in forming these percep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and scientifically measured air pollution. First, we map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ocal air quality perceptions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cross the Dallas and Houston metropolitan areas. Next, we explain these perceptions through local contextual factors using both bivariate correlations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perceptions of air quality in the study areas are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ir quality based on readings of air monitoring stations. Instead, perceptions appear to be influenced by setting (urban vs. rural), state identification,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ge, race, and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nd provide direction on how further research can provid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ocal contextual factors influencing public perceptions.  相似文献   
37.
中国股票市场的信息反应曲线和股票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全  于冬  崔畅 《管理学报》2006,3(3):262-265
股票价格波动对于市场信息的反应过程具有非对称性。通过利用多种非对称性GARCH 模型,描述和检验了沪市股票日收益率序列的条件波动性,并通过对股票市场信息影响曲线的分析,发现沪市股票价格波动中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反应。这说明股市波动对于不同的政策干预和信息冲击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利好消息”对股市的刺激作用仍然需要其他市场干预的配合才能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38.
刘伟  游静 《管理工程学报》2008,22(3):141-145
通过建立知识积累曲线模型以及结合模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信息系统整合过程中知识共享程度、系统创新度以及知识获取能力对系统整合时间进度的影响,得到影响因素变化时信息系统整合的时间进度变化趋势以及在知识创新度和知识获取能力不同的条件下,信息系统整合时间进度节约对知识共享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39.
彭伟  符正平 《管理学报》2012,9(10):1441-1448
基于我国19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联盟导向和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创业导向和环境动态性在联盟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联盟导向和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导向和市场动态性在联盟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技术动态性在联盟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0.
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及实现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及其实现机制,基于企业资源观、竞争战略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构建了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战略层面的信息系统能力、环境动态性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233家中国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无法直接影响企业绩效,其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