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58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285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立足国家层面,将疫情期间的新闻策略归纳为三种典型策略框架——建构大国形象(强信心)、筑建共同体文化(暖人心)、建立公正机制(聚民心),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对三大典型策略的主流新闻,人群的反应均倾向于比较积极的情绪,认可程度及信心倾向较高;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的人员、收入稳定人群、26~45岁的中青年对国家拥有更强的信心。  相似文献   
92.
在"风险—突发事件—危机"动态分析框架下,危机不是突发事件,而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一种状态、情境。这种状态、情境之间相互链接,有着广泛联系,对社会和组织机构的基本利益和结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造成了威胁性后果,引发危机的导火线是带有"灾害"性质的常规突发事件和"灾难"性质的非常规突发事件,风险社会里的人为风险导致了突发事件的产生,因此引发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风险。为此要进行系统的、多中心的治理。  相似文献   
93.
企业营销环境的复杂化、动荡化以及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张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营销管理控制的难度,也是企业负面营销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从顾客对品牌的依恋入手,分析品牌依恋对负面营销事件的双向作用,说明企业必须重视内外环境建设以应对不利事件。  相似文献   
94.
王彬彬教授《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一文在评论、指控与发表上均存在着失当的地方。的确,从当前中国"国家学术形象"须大力重塑的角度看,王文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较大,不过,在学理层面上认识到其中的不足也是很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更有效地为"国家学术形象"的重塑添砖加瓦;也只有这样,中国走上学术规范化的道路才会有更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
喧闹的文本——媒介文化文本视阈中的“李刚门”事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层出不穷的众多媒介事件中,"李刚门"事件影响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影响深度之深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并在多话题范围内展开激烈的讨论。如果将作为年度媒介事件的"李刚门"事件放置于媒介文化文本语境中予以阐释,不仅可见其纷繁复杂的各种媒介文本的高密度聚合,而且其中所形成的话语角力场、话语微权力的匿名表达等更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6.
文章以范围延伸路径虚构位移为分析对象,采用Talmy的运动事件为理论框架,从凸像、背衬、位移方式及位移路径等几个方面,在英语语言中对这一语言结构的类型特征研究基础上,分析汉语虚构位移表达的语言特点。文章认为当汉语结构中出现如"来"、"去"等本身已包括路径信息的趋向动词时,还要利用介词指明位移方向。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我国债券违约事件频发,对债券市场的平稳运行造成威胁。以2020年11月永煤债券违约为外部冲击,从地区、行业、评级机构与承销商四个层面,基于2020年债券市场日度数据,利用事件研究法与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AAA级国有企业债券违约对债券市场影响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永煤债券违约事件导致债券一级市场发行规模缩小与发行成本提升,并显著提高了二级债券市场存续债券的回报。从短期市场反应来看,违约事件造成的负面溢出效应(异常回报提升)同时存在于地区、行业、评级机构与承销商层面;从长期影响来看,违约事件导致的存续债券收益率提升的负面冲击仅在地区和行业间存在。异质性分析表明,违约事件对低承付能力地区、低市场竞争程度行业、由内资背景机构评级以及低声誉机构承销的债券负面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上述短期负面溢出效应在高等级(AAA)债券组中更加显著,并且评级机构的评价标准并没有受到该违约事件的影响,说明信用评级膨胀问题仍然严重。因此,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债券市场的引导,从债券市场信息中介(评级机构与承销商等)角度采取措施来防范与降低债券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98.
胜任特征模型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问题,然而目前研究多采用单一的方法。本研究首先使用O*NET问卷对494位医院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分析,然后对20位学科带头人进行行为事件访谈,结合进行专家小组访谈,构建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的胜任特征模型。研究发现多方法构建模型具有较好的效果。该职位胜任特征模型包括18项特征,可以分为个性特征,认知技能,管理能力三个理论层次。此外,本研究发现了个性化关怀等三项较新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99.
In this study, we take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dividual manager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culture in managerial sensemaking on interaction within business relationships. Extant literature has found business-to-business 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managers to be an essential part of conducting business. However, it has mostly ignored the role of culture in the process. This has not accounted for the possibility that managers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may differently make sense about business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00.
Analyzing two-mode networks linking actors to events they attend may help to uncover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social networks. This classic social network insight is particularly valuable in the analysis of data extracted from contact diaries where contact events produce — and at the same time are the product of relations among participants. Contact events may comprise any number of actors meeting at a specific point in time. In this paper we recall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wo-mode actor–event networks and hypergraphs, and propose relational hyperevent models (RHEM) as a general modeling framework for networks of time-stamped multi-actor events in which the diarist (“ego”) simultaneously meets several of her alters. RHEM can estimate event intensities associated with each possible subset of actors that may jointly participate in events, and test network effects that may be of theoretical or empirical interest. Examples of such effects include preferential attachment, prior shared activity (familiarity), closure, and covariate effects explaining the propensity of actors to co-attend events. Statistical tests of these effects can uncover processes that gover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informal groups among the diarist’s alters. We illustrate the empirical value of RHEM using data comprising almost 2000 meeting events of former British Prime Minister Margaret Thatcher with her cabinet ministers, transcribed from contact diaries covering her first term in office (1979–19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