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56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551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hurdle of Niklas Luhmann's extensive theories is their complexity and level of abstraction. These qualities are, however, exactly what constitute their empirical sensitivity to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in today's hyper-complex society. Luhmann never theorized on public relations; yet his theories enable identification of frames for understanding public relations in interrelation to society's overall coordination processes. Contemporary society apparently tries to solve problems activated by the blind reflexivity of modernization by activating reflective forms of coordination. Correspondingly, practice ideals of public relations can be reconstructed as reflection—the specific worldview which facilitates self-insight in relation to the social context.  相似文献   
62.
以自主决定和自己责任为内容的私法自治理念塑造了传统民法的范式。当代社会平等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保护信赖成为日益重要的交往原则。现代民法制度体中的信赖保护成为重要的理念,其与私法自治一道成为革新传统民法和塑造当代中国法治的范式。  相似文献   
63.
论陶诗的诗学意义——对冲淡诗美范型确立过程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诗的诗学意义在于陶渊明创造了独特的冲淡诗美范型.这一诗美范型的确立有一个过程,晚唐司空图对陶诗的研究是关键.司空图之前的评陶、论陶大体属于陶诗风格的体认阶段;司空图依据陶诗以及与陶诗风格相近的王维、韦应物的诗歌,提出"冲淡"的诗美概念,使之成为一种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理想风格范型.司空图之后.苏东坡既评陶又和陶,一方面时陶诗之美有高度的概括和精细的辨析,深化了司空图的诗学理念;另一方面又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对陶诗进行全面的赓和,使陶诗所代表的诗学理想落实为一种诗学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64.
福克纳创作的人类忧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出身于宗教世家和积淀于内心深处的荒原情结和宗教忧患意识,著名作家福克纳在其小说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对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及其未来的深切关注和思考,并在相关文本中不同程度地采用了人类受难范式来结构小说,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救赎的美学思考。  相似文献   
65.
困境与突破:论中国教育学的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学的范式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学者在思考、研究、构建教育学问题时所遵循、秉持的基本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导引了他们研究教育学的路向、构建教育学的方式以及解决教育学问题的思维框架,进而形成中国教育学的类同研究传统 ,并规定着教育学的发展方向.建国以来我们经历了来自苏联和西方国家的范式熏陶,并一直受到"西方范式"和"苏联范式"的禁锢和困扰,长期没有形成属于自我独立的教育学范式.中国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范式危机,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教育学的健康发展.中国教育学范式的创建需从创建主体--教育学者和创建客体--"范式系统"入手.教育学范式的创建与构建将有助于中国教育学学派的创生和中国教育学的生成.  相似文献   
66.
构建管理学理论范式的经济学方法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管理学理论范式可以运用多元化研究范式。研究者不仅需要考虑组织层面的角度,而且还应从经济学角度之外的心理认知、社会、政治、法律等多角度进行考察和研究,研究范式的转换为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67.
诉讼中的证据推理是建构司法裁决三段论小前提的推理,它是事实裁判者在查明案件事实的过程中,为发现或确认证据以及基于证据确认案件事实所进行的推理活动,它包括关于证据的推理与运用证据的推理两个层面,其本质特征在于逻辑上的可废止性.论证模式与叙事模式构成了证据推理的基本模式,这两种模式在证据推理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68.
传统三性说在刑事诉讼中理解和适用均存在困难,尤其是无法准确解释中国法语境中的瑕疵证据、情况说明等证据问题,这是需对传统三性说进行理论完善的主要原因。通过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可以划分为证据过程与证明过程。表达证据过程的参数是证据能力和证据力,表达证明过程的参数是证明能力和证明力。按照四属性说,瑕疵证据在法律性质上属于证据力待定,不是证据能力待定或者可补正排除的非法证据;在案件实体法事实证明问题上,应当总体否定情况说明的证明效力,建立明确的证明能力禁止规则。四属性说比三性说更具有知识性和实用性,比两性说更加准确和适用,是一具有理论拓展价值和历史承继性质的证据属性理论。  相似文献   
69.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所提出的问题不仅蕴含着新锐的思想光芒,同时具有鲜明的学术启示意义,如“解脱”说、“悲剧”说、“伦理学上之价值与美学上之价值合一”说等。20世纪初期提出的这些崭新命题,具有立意新、方法新、见解新的特征,为中国小说研究的现代学术范式建立做出了可贵的学术贡献。同时,《红楼梦评论》引入叔本华哲学所建立的《红楼梦》研究的新范式,是王国维在红学批评方面建立的桥头堡,仍有待继续前行,精进日新。  相似文献   
70.
Bioequivalence (BE) is required for approving a generic drug. The two one‐sided tests procedure (TOST, or the 90% confidence interval approach) has been used as the mainstream methodology to test average BE (ABE) o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such as the area under the blood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and the peak concentration. However, for highly variable drugs (%CV > 30%), it is difficult to demonstrate ABE in a standard cross‐over study with the typical number of subjects using the TOST because of lack of power. Recently,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the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recommended similar but not identical reference‐scaled average BE (RSABE) approaches to address this issue. Although the power is improved, the new approaches may not guarantee a high level of confidence for the tru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drugs at the ABE boundaries. It is also difficult for these approaches to address the issues of population BE (PBE) and individual BE (IBE). We advocate the use of a likelihood approach for representing and interpreting BE data as evidence. Using example data from a full replicate 2 × 4 cross‐over study, we demonstrate how to present evidence using the profile likelihoods for the mean differenc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ratios of the two drugs for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ith this approach, we present evidence for PBE and IBE as well as ABE within a unified framework. Our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posed likelihood approach are comparable with the RSABE approaches when the same criteria are applied.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