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58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285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1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71.
在社会层面上,博德里亚的先现实主义是当代世界危机理论.它的思想基础是一种与当代信息有关的特殊认识论.该危机直接来自媒介强权及其恶果:作为一种新的奴役体制,实行强权的媒介垄断了大众意识、造就了大众的麻痹和沉沦,并最终自食其果,导致世界性灾难.博德里亚有关海湾战争和"9·11"事件的观点意在为先现实理论提供现实的佐证.  相似文献   
572.
深市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通过场外交易的公司控制权转移是否也能为股东创造价值是一个需要实证的命题。以我国2000~2003年深市发生的61起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研究样本,应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控制权市场的作用进行了检验。采用的标准化残差方法克服了事件研究中因控制权转移事件引起的股价波动性变化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在控制权公告期内股票成交量的异常变化。研究结果发现,控制权转移期间上市公司的股东平均获得3.857%的累积超额收益率,深市的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信息存在明显的提前泄漏现象。  相似文献   
573.
将虚拟物流和危机管理理论运用于突发事件物流管理,提出了突发事件虚拟物流体系的概念,并从组建基础、组织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对突发事件虚拟物流体系的内涵进行分析,指出其与传统物流的区别,并进一步提出突发事件虚拟物流体系的运行流程。  相似文献   
574.
网络信息时代下的危机应急处置是公共事件信息信任危机要应对的一个新课题。处于信息互动双方的地方政府和民众在公共事件信息互动上的信任不足,会衍生出次生危机,影响到目前全社会的信任建立,故应和公共事件一起,作为危机加以治理。公共事件官民双方的信息互动本质上是一种博弈的过程,信任危机的产生源于官民双方在信息的发布与接受上背离了良性互动的契合点。利用均衡对等性原理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当事各方的信任来自价值(特别是非价值意义上)的“对等”,而对等又产生于平衡的体系中。一旦对等丧失,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信任就会失去,但各方都有修复信任体系的愿望和可能。因此,要治理公共事件官民信息互动信任危机,须以“将心换心”式的对等为伦理方向,以区分不同主体的责任为策略,以纠正当下有碍对等信任伦理努力的不当行为为途径,通过官民分治和共同配合,达到地方政府和民众重归公共事件信息良性互动的契合点进而重建信任之目的.  相似文献   
575.
新闻话题数是新媒体事件网络舆情热度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媒体事件"与"新媒体事件"概念和区别出发,探索新媒体事件的传播机理。以新媒体事件的新闻话题数为研究抓手,提炼新媒体事件发生发展中影响新闻话题数的关键变量,并通过数学建模最终建立新闻话题数预测模型,为相关部门合理引导新媒体事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76.
以百货商店为研究对象,对百货商店开展的事件营销活动的营销效果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事件营销的作用机制是一个渐次的过程,事件属性(参与性、话题性、趣味性、接近性、创意性)对消费者的态度形成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而良好的事件态度能够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的企业属性评价、购买和推荐意愿。同时,在消费者事件态度的形成过程中,消费者特征(性别、年龄、消费价值观)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77.
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的一个新方向,其重点是有效地提取特征数据并准确地分析出非正常网络行为。该文在深入研究分析公共入侵检测框架理论和现有入侵检测系统实现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部件的入侵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分布性能和可扩展性。它将网络和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供了集成化的检测、报告和响应功能。  相似文献   
578.
Time-to-event data such as time to death are broadly used in medical research and drug development to understand the efficacy of a therapeutic. For time-to-event data, right censoring (data only observed up to a certain point of time) is common and easy to recognize. Methods that use right censored data, such as the Kaplan–Meier estimator and th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are well established. Time-to-event data can also be left truncated, which arises when patients are excluded from the sample because their events occur before a specific milestone, potentially resulting in an immortal time bias. For example, in a study evalua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iomarker status and overall survival, patients who did not live long enough to receive a genomic test were not observed in the study. Left truncation causes selection bias and often leads to an overestimate of survival time. In this tutorial, we used a nationwid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derived de-identified database to demonstrate how to analyze left truncated and right censored data without bias using example code from SAS and R.  相似文献   
579.
基于四川宜宾、江西赣州、河南驻马店三地农村宗族实践的多案例考察,探讨当前中国农村宗族运行的实然状态。研究发现,流动与分化背景下的农村宗族运行呈现出"祖荫竞赛"的实践逻辑。随着农民理性扩张与劳动力价值显化,农民意义世界中的"祖荫想象"出现明显的市场转向;比较与竞争的意识日益嵌入血缘亲情,以"己"为单位纵向历时、横向共时的"祖荫竞争"成为中国农民意义世界竞争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承载祖荫符号的"事件"成为当下农村宗族运行的基础载体,"事件团结"机制周期性激活血缘关系网络,为民间信仰公共性再生产创造契机;作为"祖荫竞赛"稳定参与主体的"中坚族人"及影响"中坚族人"规模的本地经济机会,则直接影响着本地宗族秩序与"祖荫竞赛"烈度。随着"祖荫竞赛"的日益普遍化,引导农村宗族正向发展应成为新时代健全"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80.
上市公司更名已经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普遍现象,其对公司股票价格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受到了证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结合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从理论上分析公司更名、特别是公司基于经营范围变更、并购重组、战略调整、声誉改变和其他原因等不同动机的更名行为对其股票价格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其次,在对中国上市公司更名情况及其更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2010—2017年中国更名上市公司在更名前后60个交易日的股票价格数据为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上市公司更名的市场价格反应;以2010—2015年中国更名上市公司在更名前后3年的总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经营绩效数据、公司规模和财务杠杆等财务数据以及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等公司治理数据为样本,利用差分T检验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上市公司更名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无论上市公司因何种原因更名,其在更名前后很短的时间内可能产生显著的正超额收益,但这种正超额收益将在更名后的较短时间内消失,甚至产生显著的负超额收益;同时,公司更名还可能在更名后的1~3年内显著降低其总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进而产生显著的公司治理负效应;公司更名的短期市场价格反应与长期公司治理效应具有较强的内在一致性。因此,公司更名并不是改善其经营绩效和治理绩效的有效途径,投资者投资于更名上市公司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可能难以获得正的超额收益。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出台更加详细的公司更名规定,以规范上市公司更名行为,抑制上市公司更名乱象,为营造良好的中国股票市场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上市公司在因经营范围变更、战略调整、并购重组、声誉恶化和其他原因变更公司名称时,应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决策,更名可能不仅不会提高公司经营绩效,产生正的治理效应,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投资者不要对更名上市公司进行盲目投资,更名上市公司可能既不会为投资者带来短期超额收益,也不会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和产生正的治理效应而为投资者带来长期超额收益。文章研究结果为证券监管部门规范上市公司更名行为、上市公司更名决策以及投资者对更名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