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079篇 |
免费 | 2999篇 |
国内免费 | 135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011篇 |
劳动科学 | 26篇 |
民族学 | 1773篇 |
人才学 | 8篇 |
人口学 | 1573篇 |
丛书文集 | 15905篇 |
理论方法论 | 5074篇 |
综合类 | 85771篇 |
社会学 | 3589篇 |
统计学 | 670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572篇 |
2023年 | 758篇 |
2022年 | 958篇 |
2021年 | 1018篇 |
2020年 | 1243篇 |
2019年 | 1178篇 |
2018年 | 1222篇 |
2017年 | 1580篇 |
2016年 | 1575篇 |
2015年 | 2163篇 |
2014年 | 5329篇 |
2013年 | 7128篇 |
2012年 | 7046篇 |
2011年 | 8046篇 |
2010年 | 6608篇 |
2009年 | 6808篇 |
2008年 | 7170篇 |
2007年 | 9092篇 |
2006年 | 9223篇 |
2005年 | 8592篇 |
2004年 | 8229篇 |
2003年 | 7948篇 |
2002年 | 6471篇 |
2001年 | 5396篇 |
2000年 | 3173篇 |
1999年 | 923篇 |
1998年 | 476篇 |
1997年 | 379篇 |
1996年 | 333篇 |
1995年 | 277篇 |
1994年 | 212篇 |
1993年 | 174篇 |
1992年 | 133篇 |
1991年 | 122篇 |
1990年 | 69篇 |
1989年 | 61篇 |
1988年 | 71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104篇 |
1984年 | 106篇 |
1983年 | 84篇 |
1982年 | 68篇 |
1981年 | 60篇 |
1980年 | 53篇 |
1979年 | 56篇 |
1978年 | 47篇 |
1977年 | 18篇 |
1976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一段令人缅怀的批评史——重读1946至1949年的西方文论经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冬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5):118-125
1946至1949年西方文论的丰硕成果,为我们书写了一段令人缅怀的批评史。短短几年间,竟有如此众多的批评经典竞相问世,而且每一部都非同凡响,的确堪称批评史上的一个奇迹。尽管那一代批评家早已风流云散,但他们的批评论著却至今依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辉,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而奥尔巴赫的《摹仿论》、布鲁克斯的《精制的瓮》、利维斯的《伟大的传统》、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无疑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代表了这段批评史的主导倾向。 相似文献
932.
论资本维持原则和公司资产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陆法系法定资本制下,其实只存在资本真实缴纳和维持两原则,公司的资本和资产、资本的维持和资产的保护是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资本维持原则的保护范围已延伸至公司整个资产。当出现公然或隐蔽的公司向股东的资本返还时,可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933.
历史"传闻素材",从它的史料主要承载门类来看,在"正则"文献中所涉及者,有的被明确提示或被暗示出来,有的则在文本中被完全"异化",从形式上再也显不出传闻的属性;在稗野轶闻类史料中,自有其最为集中和醒目的反映;在"口述历史"类资料中,一般也有比较典型的体现。从史学理念的层面说,因为历史传闻当时具有真伪虚实莫辨的模糊性特点,故需要具备强化考辨的理念;因为历史传闻的真伪虚实未必都能考辨清楚,故需要抱有适当存疑的理念;因为历史传闻不乏在具体情节上失实而大致指向上符实的情况,故应当培养体悟神韵的理念;因为传闻入史对著述的文体风格会发生连带的影响,故不应排斥助益灵动的理念。这些,都是科学地认识和妥当地运用传闻素材所很应注意的。 相似文献
934.
西方思潮的冲击是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中体西用、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与"全盘西化"是近现代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回应模式,其共同症结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自信。今天中国的文化主体性建设,要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在广泛吸收西方、中国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从时代出发,综合创新,建立一种既具有中国鲜明特色又对世界具有引领功能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935.
乔治忠认为,中国史学史学科体系的建设具有不同的构成层次,界定其学术任务和研究内容,展现学科性质的板块式逻辑结构,明晰学术研究的切入点,是独立学科地位能够成立的基础;探研中国传统史学发展的主导线索,划分中国史学的发展阶段,是在深入研究条件下的整体性把握。罗炳良认为,中国史学史的学科体系渐臻成熟,中国史学史研究也应当拓宽学术领域,促进史学史的内涵和体系不断深入和完善;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关重要的是加强史学思潮和史学批评范畴两个领域的研究。钱茂伟认为,需要用新的视角来研究史学史,一是用史学范型观照传统史学的发展历程,二是用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观照史学的发展历程;特别要重视研究民间史学,注重小历史的书写研究。朱政惠认为,中国史学史研究要放到国际中国史学史、东西方史学研究和交流的大环境中考察,从历史的纵向考察和横向的比较中探寻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36.
937.
佛教传入中国后,历经两晋、南北朝和隋唐,到宋代依然得到较大发展。佛教的发展一方面说明了佛教对中国固有文化的妥协,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佛学理论思辩性强的特点,这突出表现在它的佛性论方面。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尽管也和宋代其他士人一样,对佛教展开了批判,但由于他认识到了佛学心性思想的可取之处,在批佛的过程中,灵活地采取了明排佛学、暗窃佛学的方式,对佛教的佛性论进行了吸收改造,从而发展完善了自己的心性思想。朱熹的心性思想使儒家心性论达到了完备的程度,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8.
丁燕霞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10):52-54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文化也正在冲破国家的文化壁垒。全球化强化了民族文化的民族性,有助于一种开放的文化观的形成,促进了西方现代性文化的传播。同时强势文化的冲击也影响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西方发达国家推行其分化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应主动融入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加强文化安全意识,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939.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开启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而"实践"正是这个实践哲学传统的核心概念."实践",也就是行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主要意指与生产劳动相区别的伦理和政治行为.因此,伦理学和政治学便构成了亚氏实践哲学的主要内容.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伦理学通过对善的思考导向对人的有目的的行为的思考,进而研究统摄一切目的的目的--人存在的意义这一根本问题,从而成为实践哲学的基本科学.而政治学研究的是人在共同体中的自由生活,研究的是善在自由的政治共同体中的实现.伦理学指向道德行为的政治起源,政治学指向政治共同体的道德意义和道德目的,伦理学和政治学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从伦理学到政治学,标志着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完成. 相似文献
940.
多中心秩序与社区治理模式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区治理之所以一直走不出自治不足的困境,原因就在于行政性的单一中心秩序。执政党领导下的社区多中心因素构筑的多中心秩序是源于市场经济的多中心秩序在社区的延伸和扩展。社区多中心秩序的建立将促进居民互动和社区化,促进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有序参与。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将是多中心因素的主要构建者,法律则是维系多中心秩序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