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4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9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98篇
人口学   197篇
丛书文集   294篇
理论方法论   216篇
综合类   1482篇
社会学   1225篇
统计学   30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763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在不断加速的全球化力量的推动下,已经受到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严重挑战的身份属性问题,又一次成为各派理论的关注核心,并引发了极有争议的辩论。本文考察了暴力的历史对受害者和行凶者,及其后代的身份形成所造成的影响;分析了由于民族、种族或国别的质询所引起的情感冲突,以及由此而造成的身份焦虑的三种形式;同时,从殖民受害者的角度和行凶国后代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属性以及双方的消极身份所造成的政治和心理的含义。最后指出,要构建全球化的跨文化认知模式,就必须把文化转译和文化移情的作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72.
爱留根纳在<论自然的区分>中阐释了其存在论思想,这一思想通过对希腊哲学关键词"自然"与"辩证法"的梳理与改造,成功将希腊哲学纳入神学体系,并对后来的经院哲学乃至近代以来的德国哲学产生了或明或暗的影响,而这一影响所因循的线索乃是神-哲学对"同一与差异"问题的持久追问.通过对"自然的区分"的讨论,爱留根纳深入地思考了辩证法对于上帝之思的意义:上帝自身隐匿为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外在呈现为绝对同一性,但是对其的确认必须通过对差异性的沉思才能得以达成.  相似文献   
973.
后马克思主义奠基性人物恩斯特.拉克劳和查特尔.墨菲的激进民主政治的意图及其内涵主要包括三重维度:用话语政治替换本质主义政治;用文化政治替换革命政治;用身份政治替换阶级政治。拉克劳和墨菲之所以要提出激进民主政治,其矛头显然直指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策略。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特征如本质主义、还原主义、经济主义等等,使得传统的社会主义策略在资本主义新现实面前一度失语,从而用激进民主政治来替换它显得极其必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拉克劳和墨菲以为自己的激进民主摆脱了现代性的困境,可是当他们强调政治或社会运动中领导权的中心地位时,他们显然滑入了现代性的泥沼,具有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974.
德国思想界在魏玛共和国和波恩共和国前后这段特殊时期内,完成了从德国近世以来形成的民族国家认同到超越这种民族国家认同的狭隘从而走向一个后民族国家的开放性的政治身份认同——即立宪爱国主义——的艰苦转型。诸多思想家就政治身份认同问题展开了讨论,并给出了各自的解决方式,从而揭示了这个问题的实质,即以一种基于议会民主制的公民理性交往的模式来扬弃传统的政治身份认同模式。  相似文献   
975.
目前学界对福利供给的研究更多是从制度角度,从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角度去思考和建构的。这是一种制度的视角,但同时文化的视角不可忽略。文章是对在中国语境下存在的本土做法或社会事实"认亲"进行的意义解读和理论建构。"认亲"的过程在于角色转换,通过身份建构、关系重组和能动肯定,实现着身份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认亲"最大的意义在于在沟通理性的基础上实现了福利的认同。  相似文献   
976.
在住房消费公平研究方面,传统研究过于强调社会层面的公平,较难深入反映微观个体的公平特征及基本要求。从住房消费的主体视角,首先建立起主体住房消费公平感知的四维度概念模型;然后基于长沙市516个有住房消费要求的样本开展探索性因素分析,生成具备投入公平感知、产出公平感知、环境公平感知和身份公平感知的四维度模型;然后进一步展开验证性分析,验证了四维度模型的有效性。针对所构建的模型,居民区域间流动水平对投入公平感知和产出公平感知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77.
婚姻制度与族群意识和文化认同紧密关联.婚姻制度是族群和族群意识有意为之的结果,婚姻制度反过来又强化着族群意识和族群认同,族群在与外界的互动中构建族群文化.文化是族群的本质内容,文化认同是族群认同的核心和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纯粹意义上的族群意识.以上观点是以回族婚姻制度为分析个案,通过对回族婚姻制度史的回顾和回族文化的结构论证而进行阐发的.  相似文献   
978.
美国犹太裔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通过其主要人物的异化表征了一种断裂的“人-环境”关系。这种断裂的关系模式及其引起的身份异化在后现代文化的非理性荒诞氛围中加剧,呈现出其后现代形态。在生态美学的阐释视野中,小说的结尾暗示了这种后现代断裂之劫的救赎希望,一种于融通之序中救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79.
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和感受到的社会偏见问卷对310名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人格类型与感受到的社会偏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前途偏见、专业偏见呈显著负相关,与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和外向性4种人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神经质人格呈显著负相关;(2)严谨性、宜人性和开放性人格对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具有直接效应,神经质和外向性人格的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通过感受到的专业偏见间接影响其专业认同。  相似文献   
980.
国家认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公民是国家认同的主体,公民对国家最直接的感知和认同就是国家治理的成效及其能否满足其生存发展的需要。国家治理成效关乎国家认同建构,公共政策作为国家治理的理性选择,对国家认同建构有着基础性影响。公共政策作为国家治理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政策过程与国家认同建构具有交互性,本文力图厘清公共政策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功能逻辑。由公共政策在政治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公共政策对国家认同建构既有积极功能,也具有消极影响。好政策有利于促进国家认同建构,不良政策却不利于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