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188篇
民族学   14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217篇
理论方法论   90篇
综合类   1220篇
社会学   63篇
统计学   128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The use of commonality is widely diffused as a criterion to reduce uncertainty in demand forecasts for the 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MPS). Nevertheless, studies have mostly focused on exploiting component commonality in make to stock and assemble to order manufacturing. This paper refers to planning environments with two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First, the degree of certainty of the demand is extremely low, due to product complexity, with poor modular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and to the presence of few customers of large dimensions. Second, the delivery lead time is less than the total lead time. In this situation, demand for MPS planning units is extremely uncertain and sporadic.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formulate in advance forecasts of customer orders with a redundant configuration. In this paper a technique for the reduction of demand uncertainty is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exploitation of order commonalities. In particular, relations between order commonality and uncertainty reduction in a planning environment with such complex features are illustrated. Then,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chnique in order to reduce over-planning in the 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are provided. Finally,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technique are empirically analysed by means of both a simulation model and experimental applic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manufacturer  相似文献   
32.
丁平  付超  肖明  赵敬 《中国管理科学》2015,23(6):99-106
在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分散供应链中,供应商通过制定最小订购量取得规模效应,保障自身利益。当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存在需求信息不对称时,即零售商掌握需求信息而供应商仅知道需求信息中价格敏感因子的分布,如何进行最小订购量决策成为供应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营销视角构建了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利润最大化模型。假设供应商知道需求的价格敏感因子服从正态分布,通过严密的数学推导确定了模型中的最优最小订购量。将提出的最优最小订购量决策方法应用于云存储的销售供应链中,确定了云存储供应商销售的最优最小存储容量,阐释了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最小订购量的设置提升了供应商的利润。所提方法对于考虑最小订购量的供应链协调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3.
面对弱效率的资本市场,如何有效地解决国内上市公司在融资选择时对股权融资的过度偏好成为实务和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除了现行研究所提出的完善资本市场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强上市公司的外部调控和管制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从微观的公司治理角度来分析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在这一思路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来解释影响企业融资方式的内部因素,并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提出完善融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要素。  相似文献   
34.
在非对称信息下,综合非知情交易者对资产价值的预期、私人估值及资产价值波动,构造指令驱动市场价格形成的动态模型,给出非知情交易者指令提交策略的解析解,并依此描述了非知情交易者对资产价值预期的动态更新过程.研究发现:私人估值和资产价值波动通过影响非知情交易者最优策略,使得市场进入不同均衡状态;在每个均衡状态下,非知情交易者根据资产价值的预期变化更新交易策略,进而引起知情交易者策略调整,特别地,使得知情交易者被挤出市场成为可能.进一步分析表明,私人估值、资产价值波动及知情交易者比例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依赖于每个均衡中限价指令执行风险的差异.  相似文献   
35.
秦汉乡里吏员的构成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里耶秦简从多角度揭示了秦代吏员设置的情况,不仅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也解决了一些关于秦汉乡里吏员的争议问题。以里耶秦简为参照并结合云梦秦简、江陵凤凰山汉简和张家山汉简,我们可以看出秦汉之际封建国家在乡里基层社会建立了多层次、多系统的官僚管理网络,如在乡里之中除了乡啬夫、乡佐、里典、里佐之外,还有属于都官系统的乡司空、仓主、田官、田典等;秦汉之际乡里吏员的秩次较以后秩次级别为高,乡啬夫的秩次从百廿石至二百石不等,达到了《汉书·百官公卿表》中长吏的最低秩次,乡啬夫恐怕是要经过中央任命的,里一级的领导人,也是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由上级任命;秦汉之际吏员的设置反映了秦制对汉初制度的影响,而汉代制度的变化与发展又是以汉初制度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36.
37.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从学理和历史的双层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重塑秩序与信任之间的有机关联,前者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后者则能提升和谐社会的境界,让整个社会充满祥和之气。  相似文献   
38.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出清具有一定规模的证券时,其提交指令的行为将对证券价格造成冲击形成交易成本,之后指令执行延迟也造成交易成本。文章以既定风险厌恶的机构投资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交易延迟下的最优指令提交策略。经研究表明:交易延迟下最优指令提交策略受风险态度、证券收益、证券价格的波动性、市场的流动性与深度以及瞬时冲击程度等参数影响,不同市场的情况要求机构投资者调整策略,改变指令提交过程。  相似文献   
39.
本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报刊资料索引》中收录的1980—2005年国内美籍华裔文学研究论文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和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文章从论文的数量、质量、形式、主题、研究队伍等方面讨论美籍华裔文学研究的发展态势,指出,美籍华裔文学研究从80年代起经历了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到本世纪走向成熟。研究者队伍、论文的内容、层次呈多样化,但目前还存在诸多空白需要填补。  相似文献   
40.
试析宗教伦理的涵义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宗教有两种思路:一是狭义的,将宗教视为和其他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如政治、经济、哲学、艺术等并列而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社会精神生活现象;二是广义的,将宗教理解为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基础,理解为人性或生命存在的形而上学根基。根据两种宗教思路,宗教伦理有两种释义:着眼于个性形态,指在宗教领域和宗教活动中,由信奉者群体遵守的,从特定信仰体系里引申出来的一套伦理规范,与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等一样,属于一种特殊的伦理领域或伦理形态。着眼于共性意蕴,关涉的是对于人的存在来说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价值生存模式,将人的整个社会伦理生活秩序指向了某种终极意义或终极信念。依此,宗教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探讨人类生存的伦理秩序和信念根基之间的关系,一是人心道义秩序与信念根基之间的关系,二是社会伦理秩序与意义共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