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04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626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在明清时代民间宗教发展史上,黄天道的出现,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黄天道创立者李宾与其后继者构建的教义思想,以及在明末清初表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政治倾向,对明末以来的民间宗教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2.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观念呈现出主体意识增强、意争意识增强、崇尚务实、人际交往意识增强等新的特点和倾向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仍有不定型性和可塑性,正确的引导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3.
分析影响高师教育发展因素,对21世纪我国高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4.
东北亚格局已从昔日的大三角关系转变为今日的小三角关系.中美关系是影响东北亚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中日关系是平衡东北亚格局的支点;美日关系构成了东北亚不平衡的一极.  相似文献   
155.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发展趋向。本文在综合有关研究成果阐述和谐社会的若干核心特征,并把这些核心特征作为反腐败斗争的内在动力和背景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腐败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不和谐影响、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反腐败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56.
付丽 《学习与探索》2005,(5):142-145
从媒介文化发展的视角看,网络出现泛娱乐文化倾向,张扬感官满足,悬置人文理性,忽略历史与社会意识,使网络文化缺少应有的理性深度、历史维度及超越精神。网络媒介技术以主体感官为主宰对象的功能偏失,使网络主体对技术效果尤其是感官满足效果产生依赖与迷恋,从而削弱了其文化反思能力、否定能力及超越能力。网络传媒强大的消费娱乐导向,集中体现了新媒介文化的商业化。网络泛娱乐倾向中的文化偏失提醒我们,网络文化亟须加强人文理性建设,走出娱乐至上的文化误区。  相似文献   
157.
中西两种旨趣迥异的文化传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思想.社会科技的变迁、数学科学的发展、教育理论的演变及国际文化的交流是影响中西数学教育思想变迁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58.
陈建文  廖建桥 《管理学报》2007,4(5):610-613
以244名大学生为被试,设置风险决策的收益情境和损失情境,考察核心自我评价3个成分对风险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风险倾向的翻转现象基本上得到验证,但个体对外在参照点的敏感性程度受到个体内在核心自我评价成分,尤其是自我效能变量的制约。②在收益情境下,核心自我评价3个成分的水平特征对风险倾向变化有显著影响,而在损失情境下,核心自我评价特征成分对风险倾向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9.
我国主体性哲学的兴起,有其历史和现实的根源.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我国主体性哲学长期缺失;二是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主体性哲学的兴起.主体性哲学的研究有四个方面,这也是主体性哲学的四个发展趋向:一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等在主体性问题上观点的研究;二是对西方哲学中主体性观点的研究;三是对中国哲学中主体性观点的研究;四是对主体自身的研究.这四个发展趋势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0.
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使得终生教育成为 2 1世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在职人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返校园 ,继续深造。但传统的人事制度对人才年轻化的要求日益影响着这些人的重新就业 ,从而直接影响了在职人员对终生教育的热情。本文拟从教育部最近取消高考年龄及婚否限制的政策分析入手 ,通过剖析现行人事制度中年轻化要求的历史背景及其在现实中的局限性 ,阐明适当放宽大龄毕业生重新就业年龄限制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