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尹楚彬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
杨朱之学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一家之说,自先秦以来屡遭扭曲,或被人目为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思想,或被视为全生远害的道家养生学说。本文通过梳理先秦汉魏典籍及探究杨朱学说产生的时代社会背景,指出杨朱思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治世理想,并分析了这种治世思想各受肢解扭曲的内部及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2.
《全宋诗》误收唐五代诗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宋诗》误收唐五代诗辨尹楚彬北京大学古文献所编纂的《全宋诗》,有误、有漏。本文兹就其误收唐五代同姓名诗人徐融、李山市、李中诗略作考辨。《全宋诗》卷四三一录徐融残诗:“淮船分蚁点,江市聚蝇声。”辑自“宋《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五润州”。按:此二句为南唐徐... 相似文献
3.
湖湘诗僧齐己与沩仰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楚彬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4):22-27
齐己是唐末五代一位著名的湖湘诗僧 ,历来有关齐己的研究往往忽视了他作为一名沩仰宗禅僧的特定身份。本文即是对齐己与沩仰宗关系的专门研究 ,文章试图系统全面地揭示齐己与沩仰宗的深刻渊源 ,以及沩仰宗禅法对其思想、创作与诗歌理论的全方位影响 相似文献
4.
尹楚彬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刘禹锡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一直是唐代文学研究中的热点。建国以来,在刘氏生平的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六十年代初,卞孝查先生就出版了《刘禹锡年谱》,①第一次对刘氏仕宦交游及文学活动作了全面考述,八十年代以来,他又陆续发表了新著《刘禹锡丛考》②及《刘禹锡与令狐楚》③等一系列文章,进一步对其身世交游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考察,这些对推动刘禹锡和唐代文学研究的深入,无疑功不可没。然而或因为刘禹锡本身记载有误,或由于现存刘集版本歧异,或因对刘氏诗文未加详考,刘禹锡交游史上至今仍有不少疑误。本文拟就《刘禹锡年谱》…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