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其研究方法如何对研究成果的产出有关键性的影响。GIS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具有对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可视化等应用功能。国外已经开始把GIS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近年来更加重视它的应用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3.
4.
2012年对世界来讲是不平凡的。从全球范围看,钓鱼岛争端中被激发的民族主义浪潮、美国大选后出现的民族问题、菲律宾的民族冲突、缅甸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怀柔政策、印巴冲突中的民族问题因素、巴以枪林弹雨中的民族矛盾、叙利亚内乱升级中的民族纠结、南北苏丹"兄弟"民族间的硝烟都在威胁着人类的和平。导致民族热点问题的原因更为复杂,民族与宗教、政治、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关联性更加密切。这些民族问题因素都值得人们严肃对待、认真思考、总结经验教训,并从中找出解决之善策,为化解矛盾、平息冲突、走向和谐和平和睦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5.
2015年民族学/人类学年会共分十三个专题。本专题主题为经济社会转型之多学科的探讨,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企业人类学委员会与都市人类学委员会联合承办,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纵深地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会学者从多学科角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五个维度给予了探讨,其中“蜂窝式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另一个新概念的提出赋予了该主题以特殊与标志性的意义。本文是对该专题的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来,中国的民族理论研究硕果累累。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民族理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知名学者对中国民族理论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种种看法,针对中国的民族问题的现状与未来做了理论上的探讨,形成了各自的观点。本文结合自己粗浅的认识,对新时期处理民族关系路径提出一点浅显的看法: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要重视少数民族同胞各行各业精英人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人类学一直在运用民族学研究方法从事本学科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一方法可以概括为基于进化论与生物学两门学科所存在的内在脆弱性的假设,即,一是社会进化论者注重于"文明"与"原始"之概念以质的(定性的)、按等级划分的理论;一是种族主义观念至上的生物行为理论。然而,这种假设是站不住脚的。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觉对民族问题予以考究,拟重新调整学科的理论构建,建立民族学研究之新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