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平与效率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因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 ,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自由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坚持起点公平 ;凯恩斯主义、制度经济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坚持结果公平。公平规则不同 ,经济效率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李松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3):35-39
货币主义学派坚持机会平等、效率优先的公平效率观。它对现实生活中的机会不平等与机会平等、结果平等与机会平等的关系的认识,它的尊重个人选择、自由竞争的主张,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没有观念的转变不行。概括起来,我认为至少有五大传统观念必须转变。一是要将计划经济的价值观念转变为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长期以来,我们是按照劳动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的思想认识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不能绝对化。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不仅由劳动时间及其价值决定,而且还要由供求关系决定。供给者的力量和需求者的力量对交换价格有重大影响。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供给者,它对国有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固然有摸清家底的原因,但也是出租或拍卖国有资产时块定供给价…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者只有在市场不完善和非均衡,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才能占有劳动剩余价值,导致分配关系的不和谐.构建和谐的分配关系,不是要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形式,而是要不断地完善市场,促进市场均衡和健全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新形势下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需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它的可能性就在于,在不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能够将稀少性概念引入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能够确立非物质产品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公平效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1):136-141
生产力和谐与生产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生产力的和谐,才有可能提高效率;只有生产关系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公平。是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和谐与生产关系和谐的对立统一,才有公平和效率的对立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做到公平与效率兼顾。 相似文献
7.
李松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3):87-93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传统实现形式被认为是一种有公平但缺乏效率的制度安排。只要改革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只要不断完善市场和维护市场均衡、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就有可能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形式的和谐相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的公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9.
我国经济运行的态势良好,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其中,投资盲目扩张的冲动较强是个主要矛盾。投资 受预期的影响,非理性预期是投资盲目扩张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将科学发展观引入理性预期的概念之中,能够 提高投资决策和投资行为的科学性。建立健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和提高全民的文化 素质,有利于形成信息的充分性和对称性。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明确界定企业财产法人所有者与最终所有者间的权责利关系。企业是法人所有者,拥有财产的法人所有权,能够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向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是最终所有者,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项权利,承担企业债务的有限责任。我认为,企业财产产权关系的上述界定,只是企业自主经营得以实现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因为资本只是企业生产要素中的一种,它必须同劳动力相结合,才能生产出产品,所以劳动力的自主使用和支配也是企业自主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而引出的现实问题是,国有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劳动者和企业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劳动力是不是有一个产权关系需要界定;企业拥有的是劳动力的所有权,还是使用权;如果是使用权,按劳分配应该如何界定,劳动者权益应该如何保障。如果不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国有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就会遇到重重困难和障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