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杨代春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3):122-126
概述了近百年来《万国公报》的研究状况,对研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如《万国公报》的性质、《万国公报》的西学传一以及《万国公报》的变法言化等作了论述,并就进一步深入研究《万国公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杨代春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6)
《万国公报》是晚清时期一份颇具影响的刊物。它的出名,既与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密不可分,又与供职于其间的华人编辑息息相关。文章详细论述了这一群体,并分析了这批华人编辑在供职《万国公报》时期的活动和言论。 相似文献
3.
杨代春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5):55-60
18 74 - 1883年 ,《万国公报》登载了大量宣传禁烟的文章。这些宣传反映了晚清来华传教士意识到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但必须指出的是 ,这种宣传是服务于他们用基督教征服中国的最终目的的。 相似文献
4.
杨代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1):114-120
在晚清社会有着相当影响的《万国公报》是寓华新教传教士的舆论阵地 ,是一分以宣传基督教为主旨的刊物。在长达近 40年的时间里 ,它对儒学的评析既有“耶儒相通”之言 ,也有“救世教成全儒教”之语 ,更有以基督教取代儒教之论。这些言论有合理的成分 ,但更多的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中心 ,对儒学采取了非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万国公报》是美国监理会(American Southern Methodist Mission)传教士林乐知(young J·Allen)在华创办的一份刊物,1874年9月5日问世于上海。按其自身的特点及所属关系,《万国公报》可分为早期的《万国公报》和广学会时期的《万国公报》。早期的《万国公报》由林乐知负责经营,美华书馆印刷,时间自1874年9月5日至1883年7月28日,卷数自第301卷至第750卷。1883年7月28日,早期《万国公报》出至第750卷时停刊。关于早期《万国公报》停刊的原因,一种意见认为,“因为《万国公报》的出资者多为宣教士,这些报董对于《万国公报》的… 相似文献
6.
杨代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43-48
征文是晚清寓华传教士为吸引中国人关注基督福音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在晚清社会有着重要影响的《万国公报》也采用了这一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万国公报》不仅引起了一部分中国人的关注,并在他们中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征文不仅是《万国公报》稿件的重要来源,也是其在晚清社会具有影响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