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部位的名称在英语的比喻 性用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人体头部几 个最重要的部位在比喻中的使用作了归纳和阐 述,并分析了其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
评伊迪丝·沃顿《伊坦·弗洛姆》的描写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从背景、人物性格、性这三方面入手,分析了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沃顿(Edith Wharton)的中篇小说《伊坦·弗洛姆》,展示了作品中富含的隐喻和象征描写手法及其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方女权运动为政治基础的女性主义研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一门既有理论基础 ,又有实践研究的独立学科。无论从其历史背素、理论建构、奉命对象、所取得的成就等方面看 ,都很有特色。本丈旨在对西方女性主义研究在上述各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岳麓书院的外语教育开始于戊戌变法时期 ,是湖南新政事业的一部分。由于有专家执掌 ,其组织实施皆有较高的水平 ,符合语言教学尤其是非母语教学的规律。它是千年学府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文人常以悲愤凄怨、怀才不遇的形象出现。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便是这些文人中一个突出的典型。本文试以辛弃疾的创作和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的悲剧命运及其悲剧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古今文人的心理差异及其对当今知识分子如何立身处世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潘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110-114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因其作品中强烈的女性意识和主张被誉为西方女性主义先驱,在她去世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对其作品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本文拟以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伍尔夫小说中的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关系进行探讨:公共/私人领域关系及其批判、伍尔夫思想的模棱两可与自我矛盾以及伍尔夫的理想乌托邦——公共/私人领域的调和。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在知识水平、生活经验、阅读习惯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对文本的反应往往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2010年我镇开始启动小学小班化教育研究。实施小班化教育,它的优势在于班级人数减少后,学生个体充分享受教育资源的程度,以及每个学生获得发展的机会都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8.
潘建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2)
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沃顿夫人的力作《欢乐之家》中的女主人公莉莉·巴特从一个富家女一步一步走向生活的最底层的悲剧原因:首先,她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是一个由金钱主宰一切的男权社会;其次是她所受到的来自父母的相互矛盾的教育;最后是她将自己宝贵的玫瑰投给了一个不恰当的人。 相似文献
9.
英汉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与女权运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潘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4):86-89
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 ,对英汉传统文化所反映出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分别作了论述和比较 ,同时论述了女权义者为争取妇的平等地位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与文学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96-102
雌雄同体概念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的文学观点,它既是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中的重点概念,也是西方女性主义的重要内容。文章探讨了学术界关于雌雄同体概念的研究与争议、雌雄同体观在伍尔夫整个创作过程中的运用、她常用的雌雄同体文学意象以及该观点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