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邓演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这种成材观认为,人的成材是由先天的生理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与实践这双重因素决定的。人的成材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由非人材到人材和成材以后继续发展变化这样两个基本阶段。成材后的发展变化包括人材能级和层次上的变化以及发展的正负方向上的变化。本文提出了“人材生命”这一概念,论述了科学成材观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学术道德建设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术道德建设的机制是多种机制的整合。学术道德建设主要应形成学术道德教育培养机制、学术道德舆论引导机制和学术活动规范综合运行机制。这些机制的良性运行 ,才能促进学术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术道德建设原则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道德是保障学术活动正常开展和学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 ,学术活动失范 ,学术道德严重滑坡 ,使得学术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为此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对我国学术道德建设提出了四个主要原则并进行阐述 :从我国实际出发 ;力量整合 ;重在形成机制 ;加强领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邓演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交往和相处中,应当坚持一些基本的原则。尊重,便是其中的原则之一。 尊重,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对人类的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之后,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并按照人的需要发展,把需要由低级到高级排列成如下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马斯洛看来,尊重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其地位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我看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人们进行人际交往,建立、维系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指导意义。当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本文试图抽出其中的“尊重的需要”,作为人们进行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进行论述。当然,尽管这种论述是粗浅的,我仍然希望这种探讨性的论述是有益的,建设性的。 相似文献
5.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要与他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产生、维系和发展的呢?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基础。对人际关系基础问题的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对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正确引导人们提高思想品德的修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呢?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情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因为没有人际情感,就不可能产生人际关系。那么,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如何产生的呢?于是,有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是情感而是人际认知,因为只有在人际认知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出现实的人际关系。那么,人际认知是怎么产生的呢?于是有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并非人际认知而是人际交往,因为没有人际交往,就不可能产生 相似文献
6.
师德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演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认为师德的根本是使学生获得精神利益。是否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精神利益 ,是衡量教师师德的基本标准。要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精神利益 ,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素质。在师德问题上 ,我们既要讲道义原则 ,也要讲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7.
大学"课桌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邓演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1):103-107
"课桌文化"作为大学的一种亚文化形态由来以久."课桌文化"是展示、了解和研究大学生心灵的一扇窗口.本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对"课桌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大学"课桌文化"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提出应主要在加强公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抓好课堂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对"课桌文化"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