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792篇 |
免费 | 3073篇 |
国内免费 | 65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935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517篇 |
人口学 | 550篇 |
丛书文集 | 4659篇 |
理论方法论 | 1743篇 |
综合类 | 38452篇 |
社会学 | 242篇 |
统计学 | 4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9篇 |
2024年 | 322篇 |
2023年 | 285篇 |
2022年 | 785篇 |
2021年 | 1198篇 |
2020年 | 718篇 |
2019年 | 478篇 |
2018年 | 526篇 |
2017年 | 659篇 |
2016年 | 687篇 |
2015年 | 1328篇 |
2014年 | 2037篇 |
2013年 | 2260篇 |
2012年 | 2727篇 |
2011年 | 3492篇 |
2010年 | 3478篇 |
2009年 | 3652篇 |
2008年 | 3763篇 |
2007年 | 3897篇 |
2006年 | 3622篇 |
2005年 | 3339篇 |
2004年 | 2589篇 |
2003年 | 1920篇 |
2002年 | 1918篇 |
2001年 | 1798篇 |
2000年 | 781篇 |
1999年 | 116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承贵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2,21(4):80-88
李觏佛教思想具有双重性,既有排佛的一面,也有容佛的一面。排佛主要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以经济建设、财富积累和社会秩序为内容的物质领域,一是儒家礼治伦理领域;容佛主要表现在对佛教某些教义、佛教教化功能的肯定。李觏佛教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是颇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目前我院校园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从我院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观点与建议,为我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开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领导愿景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者的前瞻性愿景对组织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有和民营企业的领导愿景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领导愿景及愿景共享等因素对企业绩效具有直接影响作用。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共同愿景以及培养和选拔企业愿景式领导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江源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7(1):7-17,37
教育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教育秩序的矛盾.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必然遇到的一个基本问题。这在教育的现代转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解答这一问题的根本思路是加强教育制度建设,但由于文化有其特殊的公共性,因而也是解答现代社会教育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教育秩序问题的一条重要理路。在现代教育制度的架构下,通过帮助人们获得公共价值观、起码共识和基本共同感,文化构成现代社会教育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的关系,设计了本科教学的机械设计技能培训模块,为培养大学生的设计技能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6.
老子思想清新独特,主要来源于前人的经验、智慧,并受女性崇拜思想、杨朱"贵生"思想和彭蒙、田骈、慎到等"弃智"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9.
学术界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从多角度界定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内涵,从多层面分析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特别是从动力机制、保障机制、扩散机制和协同机制四个方面研究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但现有研究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内涵方面忽视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性,因此在制约因素和运行机制中没有根据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性展开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要注意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协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职食品类专业建设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高职食品专业多年的教学实践,从食品专业的基本定位出发,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改革、实践教学强化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食品专业的基本定位是食品安全与检测、营养与功能食品、食品应用技术三个方向,同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