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94篇 |
免费 | 794篇 |
国内免费 | 12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512篇 |
劳动科学 | 86篇 |
民族学 | 390篇 |
人才学 | 285篇 |
人口学 | 76篇 |
丛书文集 | 6159篇 |
理论方法论 | 987篇 |
综合类 | 13034篇 |
社会学 | 1379篇 |
统计学 | 40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267篇 |
2023年 | 467篇 |
2022年 | 511篇 |
2021年 | 615篇 |
2020年 | 613篇 |
2019年 | 508篇 |
2018年 | 238篇 |
2017年 | 381篇 |
2016年 | 508篇 |
2015年 | 877篇 |
2014年 | 1509篇 |
2013年 | 1230篇 |
2012年 | 1449篇 |
2011年 | 1547篇 |
2010年 | 1582篇 |
2009年 | 1648篇 |
2008年 | 1940篇 |
2007年 | 1516篇 |
2006年 | 1286篇 |
2005年 | 1047篇 |
2004年 | 927篇 |
2003年 | 779篇 |
2002年 | 679篇 |
2001年 | 670篇 |
2000年 | 441篇 |
1999年 | 278篇 |
1998年 | 186篇 |
1997年 | 164篇 |
1996年 | 103篇 |
1995年 | 75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银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
本文首先分析了对审美积淀的各种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原始积淀、社会文化积淀,以及生活经验积淀的内在特点,从而对审美积淀的意义作出了新的理解,认为审美积淀是感性个体在自身的发展完善中建构审美心理结构、丰富美的创造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是上世纪中后期由欧洲国家首先引入的“体育”在中国是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后转传而来的。一个世纪以来,体育在中国也随时代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此,本文将对体育的学科性和操作性做出评述,分析以此形成的体与美的价值统一。 相似文献
3.
张玲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6):22-24
反思《世说新语》的研究史,小说艺术、玄学思维等都不是有效的概念。从分类数量、类目名称及相关排序来看,《世说新语》存在一个以行品和性品为核心概念的文化叙事结构,后者应由乡土中国及其道德观念来解释。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性爱是两情相悦的极点,那么在表达爱意的过程中,人们都会渴望彼此可以倾注身心地投入。女人永远都会被男人的温存和体贴所摧毁.在男人充满柔情的爱抚中,自己一点点地感觉到融入和溶化,于是女人得到了满足。关于这样的感受.其实男人也是有所期待的。他们同样需要女人那种与生俱来的温柔,需要女人的爱抚来照顾他们的肌肤.来触发他们的性感觉。很多女性以为男人只要实施完性行为,只要在最后达到高潮就可以获得极大的满足,至于女人们所看重的亲吻和抚摸.男人则没有耐心去体验,其实这是对男人性心理的一种误解。因为在关于性心理的调查中希望被女人爱抚的男性比例非常大。因为他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女人的细腻和母性,可以使男人在展现强悍的同时满足自已同样需要呵护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台湾图像诗产生于台湾现实生活 ,是台湾现代主义诗歌探索浪潮中的产物 ,虽然只是一现的昙花 ,但它较之“千年一贯制”的古典诗歌 ,在话语空间与符号编码上作出了越轨式的突围 ,在我国台湾新诗发展历程中的功绩和作用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6.
张达尧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2):130-132
教育管理思维决定着课程改革的组织形式、实验的有序开展和课程的内涵性发展。在课程改革中,教育管理思维的创新关系到三个方面:一是在理论探索的层面上,审视新时期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接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时代观念;二是在实践操作的层面上,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三是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禅宗初创于四祖道信,基本完成于五祖弘忍。由道信到弘忍的“东山法门”,无论是禅法思想、传法方式,还是判教说法、活动范围,都已具备了禅宗的各种特点,如不倡读经禅,不立文字;农禅并重,随缘任运;修行简捷,意在守心;明心见性,证悟成佛;等等。中国禅宗丛林制度的基本原则思想,在东山法门也已初步形成。正因为有弘忍实际形成宗派在前,才有南能北秀的门下傍正之争随后。以六祖惠能为禅宗创始人的看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从佛教文化在中国承袭和衍生的角度,通过对五台山沙门道(辰殳)及其思想的研究,论述了道殷对密教中国化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英国浪漫诗人济慈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一个唯美主义诗人。事实上,济慈的作品不能简单地用“唯美”来概括。本文通过对他的《圣亚尼节前夕》的解读,以求对济慈及其作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