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篇
  免费   28篇
管理学   5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21篇
丛书文集   370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1472篇
社会学   146篇
统计学   2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很荣幸能参加冯其庸先生从事教育六十周年这样一个庄重的大会,此情此景可以说百感交集。由于冯先生在红楼梦研究领域里的杰出成就,曾长期担任中国红学会会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消费社会的发展,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风气日益盛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影视改编来了解文学作品.由于文字向影视媒介转换难以完整呈现原著的原貌以及影视改编的主创人员在影视作品中“二度创作”的痕迹,使得影视改编与文本文学呈现出内容上的差异.以李少红新版《红楼梦》为案例,找出电视剧与原著内容的差异,探究文本文学原貌在影视改编中的呈现程度.  相似文献   
3.
大观园虽然是小说《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生活的场景,但却是以南北园林和皇家园林的素材为基础,精心创造出来的艺术园林,显现了强烈的环境意识,展示了精妙的造园艺术,突出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大观园不仅体现了中国园林的特点,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化旨意。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是一部诗化的、意象化的小说,而在众多的意象中,花意象无疑是最具核心意义的审美意象。花的意象在诗化众女儿生活、深化众女儿性格及预示众女儿悲剧命运三方面,在塑造众女儿形象时显示出其神奇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是很会讨贾母欢心的,贾母似乎也很喜欢薛宝钗。但是当换一个角度再来审视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二人相与甚欢的材料时,却有许多证据都表明薛宝钗其实并没有真正得到贾母的喜欢,贾母也一直在对薛宝钗进行着排挤甚至打压,她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如小说表面上描写的那样和谐美好。弄清楚这层关系,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去揣摩《红楼梦》中微妙的人物关系,更好地去体会作者"字字看来皆是血"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在问世之初,以文字的形式而存在,其文本形态有手抄本和印刷本,读者对其的接受是一种文字接受。当《红楼梦》第一次以印刷本的形式出现,被加入了图像的因素,随后出现了各种图像形态,读者对其的接受开始涉及到了视觉性,发生了由阅读到观看的变化。特别是在影视形态中,视觉性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对接受者来说,视觉性的接受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新的体验,形成了观看的意识形态,即凝视的快感。这种快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性的快感;二是权力的满足感。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全书中的詈骂语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对《红楼梦》中的詈骂语相对客观全面的归类方法,探讨了影响詈骂语使用的因素及其所反映的市民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可以追溯至十三世纪,这时期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翻译.通过文本翻译,十三至十八世纪法国汉学家积累了丰富的汉学研究成果,十九世纪法国正式设立汉语教学科目.二十世纪,法国对中国作品的翻译选择转移到纯文学文本,对于《红楼梦》以及鲁迅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传播都值得我们关注.在中法两国的文化传播中,翻译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是加强两国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红楼梦》中,时时可以觅到《西厢记》的影子,或丰富情节,或渲染情境,或传递情思,或增添文采,对人物塑造、主题表达,起着自己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的“意在言外”“言不尽意”“言近旨远”等言象意特征体现了中国文化形简神远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集体无意识对文学创作者的熏陶.在《红楼梦》翻译中,杨宪益采用了异化为主的言、象、意转换策略,达到了尽量传播中国文化的翻译目的;而霍克斯则采取了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实现了其迎合西方读者口味的目的.究其根本,《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