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94篇 |
免费 | 92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4篇 |
劳动科学 | 5篇 |
民族学 | 53篇 |
人才学 | 51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070篇 |
理论方法论 | 160篇 |
综合类 | 1985篇 |
社会学 | 161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99篇 |
2022年 | 79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85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181篇 |
2013年 | 173篇 |
2012年 | 201篇 |
2011年 | 222篇 |
2010年 | 243篇 |
2009年 | 276篇 |
2008年 | 276篇 |
2007年 | 234篇 |
2006年 | 223篇 |
2005年 | 160篇 |
2004年 | 166篇 |
2003年 | 140篇 |
2002年 | 120篇 |
2001年 | 106篇 |
2000年 | 77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晓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1):158-160
本文从康德美学在其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出发 ,简要地探讨了康德美学的主体性以及与此紧密相联的关于天才问题的论述 ,并在自然合乎人这一康德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思想基础上透视了这些问题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唯物史观具有三大基本特征, 即: 实践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内在一致, 它为唯物史观奠定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础; 历史发展过程的客体制约性与主体创造性的辩证统一, 它为唯物史观赋予了辩证的理论品格; 人的自由解放与历史进程的高度一致, 它使唯物史观获得了明确的价值指向。这三大基本特征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使唯物史观与其它一切历史观从根本上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3.
吴娟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163-164
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必须首先培养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锻炼自主发展的行动能力,同时优化培训工作的引导辅助作用,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对教育产业化的多年的争论后 ,教育的产业化已经表现出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征 ,如何以哲学的视角来审视教育产业化 ,成为当今学术界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5.
编辑主体性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延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75-76
编辑活动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几乎与文化相伴而生,但又比文化更多几分主观观照。编辑是文明的阶梯,引导人们从蒙昧走向文明,其鲜明的方向性就在于编辑具有主体性。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说明编辑主体性的重要性,阐述了编辑主体性的内涵,最后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指出广大编辑工作者应充分发挥主体性,肩负起对时代的伟大责任。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的实践哲学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但它并不是哲学的全部,而是应该在唯物历史观的框架下加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造、吸收人类各种思想、智慧的“大”哲学,其主体仍然是唯物论和辩证法。哲学的创新就是从各个方面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贾乾初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3):55-58
近代墨学复兴经历了三个阶段,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视域中,其彰显出的文化主体性问题,作为深层的民族“精神道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法性”的终极体现。 相似文献
8.
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双主体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庠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117-121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带来了全球信息资源不可逆转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德育呈现双主体性特点 ,即教育者作为实施德育和组织德育活动的主体 ,大学生作为德育活动的主体。高校德育双主体性的凸现 ,要求高校德育转变德育观念 ,调整德育目标 ,创新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伟锋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22(3):52-55
马克思与后现代主义都对传统主体概念进行了颠覆。在马克思那里 ,主体不再指自我意识或自我 ,而是渗透了历史性原则 ,是创造和规定人及产物的历史过程 ;其客观上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形态 ,主观上表现为人的社会历史存在。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主客二分 ,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反对寻求同一性 ,反对普遍主义 ,把以认识主体为核心的反映论作为批判的目标。这是两种不同的颠覆方式 ,但都宣判了传统主体概念的死亡。 相似文献
10.
陈吉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0(2):21-29
现代性的哲学观念是指在近现代哲学中形成的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现代性的思想基础的哲学精神和哲学意识。现代性最根本的哲学精神是理性意识 ,理性意识的目标和根本功能是达到合理性。近现代哲学在理性意识的指引下形成了三大现代性的哲学观念 :主体性观念、主体间性观念和历史性观念。在三者中 ,主体中心理性和主体间理性只有在历史理性的参与下才能达到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