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00篇 |
免费 | 362篇 |
国内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66篇 |
劳动科学 | 111篇 |
民族学 | 145篇 |
人才学 | 263篇 |
人口学 | 35篇 |
丛书文集 | 3700篇 |
理论方法论 | 621篇 |
综合类 | 6926篇 |
社会学 | 591篇 |
统计学 | 1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222篇 |
2022年 | 255篇 |
2021年 | 334篇 |
2020年 | 308篇 |
2019年 | 299篇 |
2018年 | 126篇 |
2017年 | 223篇 |
2016年 | 263篇 |
2015年 | 429篇 |
2014年 | 848篇 |
2013年 | 691篇 |
2012年 | 713篇 |
2011年 | 886篇 |
2010年 | 838篇 |
2009年 | 942篇 |
2008年 | 1197篇 |
2007年 | 833篇 |
2006年 | 717篇 |
2005年 | 670篇 |
2004年 | 547篇 |
2003年 | 539篇 |
2002年 | 489篇 |
2001年 | 452篇 |
2000年 | 362篇 |
1999年 | 180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艺术的个人独创性是近代以来形成的一个普遍信念,这一信念借助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先锋主义的艺术实践而得到现代审美文化的共同认可。艺术的个人独创性信念的思想来源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和个性主义基础之上的主体论哲学,主体论哲学通过艺术自律论将个人独创性普及于现代审美文化场;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主体论哲学的式微,艺术的个人独创性信念也开始动摇。尼采、福科等人对理性主义文化的反思质疑了主体论证哲学,而结构语言学、话语理论、互文性理论、文化研究等理论形态以及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艺术的个人独创性信念逐步失去了普遍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7.
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制定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重大议题,大多数人都遵循一种"理想规则主义"的设计思路。然而,这种思路在理论上无法成立,在实践中会带来更大风险,其深层预设是看待人工智能的工具主义态度。实际上,基于因果推理模型的人工智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有充分的理由被赋予道德主体的资格。因此,设置一种关系性规则才能更好地处理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这要求它们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重要条件就是人工智能主体拥有一定程度的产权。 相似文献
8.
作为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的一种,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根据该程序所适用对象的特点以维护社会安定为出发点,对于依照法律规定不需要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实施强制医疗措施.根据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具体特点在适用的过程中,存在法院启动有违司法公正、正当性不足无法查明事实以及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缺乏制约力等问题,针对这些相关问题,从完善启动主... 相似文献
9.
田广兰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6):131-141
大数据技术将世界万物迅速地数据化,人类个体也由此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数据主体。大数据技术为数据主体创造了更多的福祉、自由和价值,也带来了个体权利的风险。为了回应这一问题,欧盟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主张数据主体拥有知情权、访问权、更正权、删除权(被遗忘权)、反对权、限制处理权和数据可携带权等数据权利。数据权利的法律化致力于尊重和保护数据主体的隐私、自主、尊严和利益,但是该条例仍然无法妥善解决数据权利与信息自由的内在冲突、永久性删除与技术性隔离的两难、原生数据的保护和衍生数据的无为以及算法歧视的阴影与公正权利的诉求等问题。对欧盟GDPR所主张的数据主体权利及其未决问题的分析期待能为中国数据治理模式的探究提供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治理主体的治党思维方式中,非系统性思维、伦理思维、局部思维、人治思维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对制度治党造成了相应的影响.推进制度治党须运用科学思维,坚持系统性思维,树立效用思维,转变治理主体的四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