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22篇
劳动科学   60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32篇
人口学   339篇
丛书文集   242篇
理论方法论   216篇
综合类   528篇
社会学   456篇
统计学   104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在面临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以及家庭空巢化的背景下,我党也基于该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这样的情况下,居家养老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龄化人群的生活需求,养老机构的形成和发展都是顺应了时代的需求,为满足高龄人群生活需求而设立的.因此,在养老机构刚刚兴起情况下,如何满足老年人无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养老机构当前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在对农村的主战场位置、老年人的需求状况的深刻把握基础之上。历时性地看,既有研究经历了从“资源匮乏”到“精神空缺”的老年需求定位转向,并基于客体本位视角提出文化公共品供给路径,但这种过于强调老年人的受众角色以及“物”的供给内容,忽视其精神需求实现于村庄主体间性的社会交往这一事实。伴随乡村社会转型,生产性交往、仪式性交往逐渐失去实质内容,而社会性交往因为“熟人社会”与“需求同质”双重条件支撑,被认为是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主要实践类型。然而,以公共空间衰落、公共文化异化、公共组织无为和公共利益脱嵌为表征的村庄“去公共性”,致使老年人面向村庄的社会交往面临不少困顿。以迈向友好为取向,提出组织动员同辈群体与适老文娱活动、加强国家宣传下乡与村庄精英吸纳、重塑基层组织自主性与公共服务能力、创新土地确权模式和结平衡账机制四重路径,以促动社会交往所需的空间再造、文化亲和、组织有为和利益相关,推动“不分年龄、人人参与”的村庄社会交往秩序建构。  相似文献   
3.
4.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的老年人口规模和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均位居世界前列,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已遍及各个方面.选取1998—2018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调节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人口老龄化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样本期间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呈小幅递增的趋势;人...  相似文献   
5.
阎志强  宋淑洁 《南方人口》2020,35(6):1-12+29
利用全国人口普查、民政统计等资料估算2020-2050年广东老年人口规模及其居住安排、健康状况构成以及老年人口对养老机构的需求趋势;分析近期广东养老机构发展状况;考察广东养老机构发展政策的演变特点。研究表明,未来30年广东老年人口规模增长较快,较大比例愿意住养老机构;不同居住安排、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口对养老机构需求存在差异;广东养老机构床位数量增长较快,不同类型养老机构规模及其人力资源、收养人口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广东省加快制定并完善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体系,为养老机构充分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2010,(8)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齐齐哈尔市人口老龄化现状特点,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了齐齐哈尔市人口老龄化的对策,目的使齐齐哈尔市的社会经济全面、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社会养老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实施的好坏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社会养老模式上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此来解决中国农村人口存在的养老问题,试图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和相关养老制度。  相似文献   
9.
《青海统计》2007,(11):44-4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生育率的降低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目前,我省虽然老年人口比重还不算高,但是,近年来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态势。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68万人,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10.49万人相比,8年间增加了3.19万人,增长了30.41%,平均每年增加0.4万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37%;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乃.64万人,与1990年相比,10年间增加了9.96万人,增长了72.81%,平均每年增加约1万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4%。从2001年以来,全省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2006年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2.6万人,比2000年增加8.96万人,增长了37.9%,平均每年增加1.49万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5%,超过了1990-2000年平均增长速度0.1个百分点,超过了1980-1990年平均增长速度2.13个百分点,而且,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2000年至2006年总人口增长6.04%,年均增长0.98%;而老年人口增长37.9%,年均增长5.5%,老年人口比总人口的增长幅度和年均增长速度分别高31.86和4.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