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6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瑜  侯平平 《旅游论坛》2022,(6):95-106
饮食相关人格特质是旅游者饮食消费、体验和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提升旅游者饮食体验质量和掌握旅游者饮食消费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学界尚未形成饮食相关人格特质的研究框架。本研究通过系统地梳理现有研究成果,深入剖析饮食相关人格特质的概念与测量、理论基础、前因变量、作用机理、结果变量,构建了饮食相关人格特质研究的理论框架,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在理论上丰富和拓展饮食相关人格特质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在实践上为旅游企业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营销方案和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注重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倡导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思潮对于高校的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其启示主要体现在对人格教育目标、人格教育内容、人格教育方法、人格教育环境、人格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有的人不甘心当绿叶,想当红花;有的人不反感当绿叶,可自已的叶片太小,眼看着新长出来的叶子就要盖过自己,一席之地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4.
人格特质理论的探讨与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详细介绍了麦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MBTI)的人格特质理论,指出一定的人格特质需要相应的工作来与之匹配,对于我国许多组织录用员工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杀是一个严峻的事实。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杀者人格特质和人格障碍的分析 ,揭示了人格心理与自杀的相关性 ,并提出了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子及其增进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人格作为其最强有力的预测源,具有重要的指向标作用。在分析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学生培养幸福感的主要路径:完善自我意识;善于调节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应对挫折。  相似文献   
7.
课题组采用问卷法考察医学研究生创新团队成员的人格特质、共享心智模型以及团队氛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人格稳定性与宜人性既可以直接影响团队的创新绩效,也可以通过共享心智模型发挥作用.开放性和严谨性不能直接影响团队的创新绩效,但可以通过共享心智模型影响创新绩效.外倾性对创新绩效没有直接预测作用,且共享心智模型无中介作...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和青少年上网成瘾量表对青少年上网成瘾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研究。结果表明上网成瘾者在神经质和宜人性上得分显著高于非上网成瘾者,在责任心和外倾性上显著低于非上网成瘾者,在开放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人格特质各因子对上网成瘾行为的贡献大小依次是神经质、责任心、宜人性、外倾性和开放性,且神经质和宜人性与上网成瘾成显著正相关,外倾性和责任心与上网成瘾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审美人格作为"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和精神凝结,其特质并非源自独断论式的主观臆断,而是其自身有着外在的和内在的运行逻辑:其内在的运行逻辑是"现实的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我,其外在的运行逻辑则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的多层次积累过程中不断展开和丰富所带来的人格力量的精神凝结。审美人格独特的运行逻辑,使得审美人格的特质呈现出一种多层次积累和开放的结构,具体地表现在和谐、个性、超越等特质的层递关系和交互作用之中。  相似文献   
10.
<正>一、招募来源Newman&HODgetts(1998)将人才供给的来源分为内部及外部来源两部分。所谓内部来源是指组织内部升迁或员工调职,做法包括:公告职缺讯息、要求主管推荐合适人选,以及成立内部招募委员会。而外部来源是指聘雇组织外部人员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