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75篇 |
免费 | 127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20篇 |
劳动科学 | 465篇 |
民族学 | 131篇 |
人才学 | 242篇 |
人口学 | 569篇 |
丛书文集 | 1281篇 |
理论方法论 | 1495篇 |
综合类 | 3232篇 |
社会学 | 1996篇 |
统计学 | 51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4篇 |
2024年 | 108篇 |
2023年 | 179篇 |
2022年 | 177篇 |
2021年 | 257篇 |
2020年 | 257篇 |
2019年 | 193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253篇 |
2016年 | 316篇 |
2015年 | 373篇 |
2014年 | 1078篇 |
2013年 | 954篇 |
2012年 | 940篇 |
2011年 | 963篇 |
2010年 | 830篇 |
2009年 | 730篇 |
2008年 | 877篇 |
2007年 | 490篇 |
2006年 | 382篇 |
2005年 | 373篇 |
2004年 | 235篇 |
2003年 | 208篇 |
2002年 | 206篇 |
2001年 | 182篇 |
2000年 | 148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博士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博士后发展的模式和我国博士后的特征,总结了我国博士后人才的发展状况和主要贡献,指出了我国博士后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就博士后制度如何创新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问:我退休后投奔儿子去加拿大定居,请问我还可以享受国内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待遇吗?李德洋答:养老保险待遇不因居住地点变化而改变。根据有关规定,出国定居的退休、退职人员在领取退休费、退职生活费上,与国内退休、退职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当然,这些待遇可以由受委托的国内亲属代领。如果需要寄出国,还可以到当地中国银行,按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规定兑换成外汇寄出。值得注意的是,出国定居的退休、退职人员在享受这些权利的同时,必须定期地向支付待遇的单位提供由我国驻外使馆或居住所在地公证机构出具的生存证明书。退休、退职待遇支付到退休、… 相似文献
3.
4.
我国在面临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以及家庭空巢化的背景下,我党也基于该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这样的情况下,居家养老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龄化人群的生活需求,养老机构的形成和发展都是顺应了时代的需求,为满足高龄人群生活需求而设立的.因此,在养老机构刚刚兴起情况下,如何满足老年人无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养老机构当前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南A村纯女户家庭养老的实地调研,探讨了农村纯女户已婚女儿双系反哺行为的差异表现,已婚女儿对婆家的养老受到代际互动和社区情理的约束,对娘家养老更多是出于情感累积与生养伦理的考虑。从婚姻偿付到婚姻资助的婚姻支付变迁提升了已婚女儿在婆家的地位,强化女性对娘家父母的赡养;从两代同住走向两代分居的婚居模式淡化了女性与婆家的家庭整体观念,拉近女儿与娘家的距离;整体性平衡机制转化为形式化平衡机制的分家内涵凸显了新婚夫妇小家庭的边界,弱化女性对婆家父母的养老供给。对娘家的养老需要提倡女婿积极参与,形成社区模范效应,对婆家养老需要加强农村孝文化建设,重塑乡土养老文化,倡导文明乡风,建立更加完善的双系养老反哺机制。 相似文献
6.
朱红缨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2,(6):46-55
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作为普惠型养老服务主体,基于多业态深度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解决社区养老“供给—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文章关注的主要问题。文章讨论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供需匹配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空间生产理论,通过对浙江未来社区七彩实践的社区运营案例的分析,揭示一种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枢纽结构的组织模式,以社区运营的统筹力、数智化、生活性为可持续竞争优势,满足社区养老方式的供需匹配要求。核心枢纽组织的运营主体兼有市场属性和公共属性特征,成为组织模式创新的另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7.
8.
9.
英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S1):83-87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农村中长期发展的基本国情,人口结构转型给农村养老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农村养老保障建设尤其重要。立足于农村养老,梳理当前学界对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划分为注重基础性问题研究、经济保障为主研究、统筹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研究、服务保障为主兼顾多层次保障研究四个阶段,结合不同阶段对理论研究的社会需求,归纳学界对农村养老保障的理论回应,并由此形成的主要知识体系,最后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今后研究可以深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