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3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892篇
劳动科学   753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250篇
人口学   627篇
丛书文集   1182篇
理论方法论   319篇
综合类   2390篇
社会学   801篇
统计学   656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555篇
  2008年   603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形势下,劳动保障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任务越来越繁重,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这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密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受加强劳动保障工作。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速度加快,推动劳动力结构和城乡关系的大变革。劳动力的流动性增强,数以亿计的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2.
《劳动者》2005,(1):26-27
劳务派遣不是一个新现象。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劳务派遣就已经在荷兰存在了。但是,直到近几年,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压力下被迫对劳动力市场进行重新调控时,政客们和立法者们才被迫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从而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3.
我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去年全省向非农产业累计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490万人,其中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直接组织输出260万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为输入地和我省城镇的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念,立足市域产业实际,确立了“产业发展为基础,搭建平台为载体,完善机制为关键,促进就业为目标。致富群众为根本”的就业工作思路,提出了三年建成充分就业市的奋斗目标.着力破解就业难题。今年全市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236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失地农民实现就业13704人,就业率达84.4%: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2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比上年同期降低0.7个百分点,城乡充分就业正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5.
6.
邓智平 《南方论刊》2005,(5):27-27,66
从2004年初开始,广东的劳动力市场就纷纷告急,普遍缺工。今年春节过后,也没有像往年一样,出现大量的农民工返城以及返回工厂的局面。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劳动力市场告急的不仅仅是技术工,而且包括普通工人——普通农民都可以承担的角色。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广东有近200万人的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其中,深圳现有民工420万,目前缺口约40万;东莞最近对1.5万家使用外来劳动力的企业进行调查,17%的企业表示有用工短缺,缺口近27万人。大量农民工纷纷离厂,使众多企业的生产顿陷困窘。今年春节以来,流入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  相似文献   
7.
今年人代会上,朱镕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用了很大的篇幅讲了农村问题,这是切中时弊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我国9亿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闵行区统计局徐建华根据该区的实际,专题对“三农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本刊在此作部分刊载,以小见大,供读者对当前上海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不失利、不失权,近年来,平昌县委、县政府始终按照“合理配置资源、科学规划分流、分类指导就业、促进全民致富”的要求,积极探索失地农民的就业门路,力求变富余劳动力为社会生产力,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使全县3832名适龄失地农民顺利地走上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地区间合理流动的客观必然性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笔者认为:为了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健康发展,仍有必要将一些问题进一步弄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