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1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861篇
劳动科学   207篇
民族学   329篇
人才学   251篇
人口学   1167篇
丛书文集   2102篇
理论方法论   1079篇
综合类   5764篇
社会学   3587篇
统计学   324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412篇
  2014年   1588篇
  2013年   1116篇
  2012年   1130篇
  2011年   1194篇
  2010年   1318篇
  2009年   1198篇
  2008年   1286篇
  2007年   852篇
  2006年   684篇
  2005年   538篇
  2004年   514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李觏的诗     
李觏的志节与境况,决定了他的论诗主张,其诗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六类:交游、时事、咏史、咏物、写景、咏怀。颇受皮日休、韩愈等人的影响,又有所不同,这种同与异和宋诗风貌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忏悔     
陈强 《老年人》2004,(12):25-25
接到父亲生病的电话,我心急如焚地登上了飞机,恨不得马上飞到父亲的土炕边。我的老家在渤海湾边的一个小渔村。母亲去世早,父亲既当爹又当妈,把我们姐弟仨人拉扯大,又把我们一一送进了大学。我读大三的那年暑假,小姑妈从城里来看我的父亲,感叹地对我说:“你爸这一辈子,先是南征  相似文献   
3.
邱健 《民族论坛》2003,(9):24-25
中国人历来都十分重视家庭血缘的关系,同一家庭的人天生有一种互相亲近彼此信任的感情。所以,中国民营企业家在创业时,首先的合作伙伴大多是本家族的兄弟姐妹或其他与之有亲缘关系的人,从而使民营企业大部分都是一些家族型的企业。最新的调查表明,当代中国的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制管理方式。下面,从中国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的特点,局限性以及根本出路,谈几点肤浅意见。一、中国民营企业家族管理的特点1、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都集中于家庭成员中。据有关的调查资料显示,业主本人投资占投资总额的83%,而在所有其它的投资者中,又有17%是业主…  相似文献   
4.
一罐爱情     
夏爱华 《现代妇女》2007,(11):56-56
夹一块鸡肉放进他碗里,她感慨万千。她说,原来如此,这里面盛满了爱情。握着他的手,她一任幸福的泪滚滚而下。 人生有轮回之说吧?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一罐爱情,会在她最失意的时候,以人间最温馨的方式出现在她的面前。  相似文献   
5.
娘的儿     
年展乐 《老年世界》2007,(23):14-14
爹死得早,是娘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两兄弟拉扯大。我哥学习好,考了大学,毕业后留城工作。娘给哥娶了城里媳妇,还在他们家像保姆一样带大了孙子。侄子上学后,嫂子见娘已经没用了,就打发她回了农村老家。对此,我哥连声都不敢吱,因为他是典型的妻管严。  相似文献   
6.
倪志芬  伟宏 《老年人》2004,(12):28-29
去年夏天,我的老伴走了,他是和好友去葫芦岛旅游,在路上突发脑溢血去世的。得知噩耗,我哭得昏厥了过去。亲友们都来安慰我,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可他们哪里知道老伴在我心里的分量啊!我和老伴都是甘肃人,20世纪60年代从偏僻的大西北来到北京求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我们兴趣相投,患难与共,感情真挚深厚。结婚几十年,我们养老抚小,勤奋工作。虽说日子过得很艰难,但彼此关爱,心心相印。退休后,我们携手相牵,享受天伦之乐,家庭温暖幸福。可是,好日子才开头,老伴却撒手人寰,离我而去,这怎么不叫我肝肠寸断,悲痛欲裂!老伴走后,一双儿女轮流过…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2005,(4):62-62
作为一名记者,关注家庭健康多年,总觉得也应该把自己的求医经历写出来,供他人借鉴。我的母亲八年前突患精神疾病,这对我们来讲犹如晴天霹雳,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著名的精神病专家北京天正中医研究院的刘泳宏教授,自从服用她研制的“舒心健脑”系列中药后,母亲的病才奇迹般的痊愈了。我在感叹刘教授高超的医术时。也从心眼里感谢“舒心健脑”系列中药,希望饱尝精神病折磨的患者能早日用上这样的好药,早日脱离痛苦。  相似文献   
8.
冷若双 《老年人》2005,(10):30-30
第一次去男朋友家,她妈妈正在和几个人打麻将。我小心翼翼地叫了一声“伯母”,她瞟了我一眼,鼻子哼了哼,算是发现了我,然后继续搓麻将。我感到委屈,但那时还没有决定嫁过来,也就没往心里记。一年后,我们结婚了,由于没有房子,只能住到婆婆家里去。再次跟婆婆见面时,我勉强地叫了  相似文献   
9.
老唐 《老年人》2004,(9):24-25
退休前,我虽然只是个小科长,但因为手中有一点权,找上门来的人还真是不少。退下来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再也没人理睬我了。在家“窝”了两年,我想这样不行,就去参加各种老年活动。到外面一走,信息灵了,见闻多了,心情好了,我发觉自己根本就不老,好像还年轻呢。外面的世界真的好精彩,可是越精彩,我对家里的老伴越有反感。她退休前在厂里搞财务,也许一辈子跟数字打交道,人都弄得呆板死了。说到兴趣爱好,她跟我完全相反。我热衷的事情,她一件都不感兴趣。她对练气功倒是十分痴迷,一天到晚满脑子就是“吐纳”、“气感”、“开天目”之类的玩意儿,连…  相似文献   
10.
肖正凡 《老年人》2003,(2):31-31
年过古稀的人仍然父母双健,实在是一种幸福。我一直陪同父母住在乡下,虽然自己也是老人,也需要别人照顾,但我甘愿伺候父母,因为他们从来就拒绝保姆。 1986年,67岁的我从山东省教委的岗位上光荣离休。刚办完手续就患了一场疾病,天各一方的儿女们急急地回到我的身边,郑重其事地提出要雇请保姆照料我。我闭着眼睛只是摇头,孩子们连声追问我为何拒绝保姆,问得我两眼泪水涟涟。我告诉他们,你们的爷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