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7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人才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28篇 |
理论方法论 | 8篇 |
综合类 | 147篇 |
社会学 | 40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关峰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52-55
徐志摩区分出了不同层次种类的情,其中朝向大自然的热情最为显明。其小说呈现了人类遭遇现代后的搏斗的体验,反映了日常生活的残酷性和非人性,意在维护情爱的理想,为感情张目;志在揭示平凡生活中的摩擦,不厌其烦地制造习常和平中的悲剧,展现生活中的压抑和痛苦。 相似文献
3.
4.
对于徐志摩的诗歌,人们多以韵律的轻盈、意象的新颖美妙以及艺术风格的飘逸灵动论之,至于其中蕴含的绚丽色彩、风格各异的绘画艺术却没有人提出来专题探讨。本文从诗歌意象的组合、色彩与个性情感的关系、西洋画与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方式及绘画美的动态表现四个方面进行论析,阐释徐志摩作为天才的诗人与学者,如何在诗与画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中寻求契合点,成就其诗歌艺术的绘画美。 相似文献
5.
对徐志摩诗的误读,以及对他与三位女性的情感纠葛的浅层次诠释,至今仍然贻误着读者。如果从时代背景来考察,以诗人艺术地政治介入,行进中的矛盾二重性,文化素养与生存环境的冲突,去纠正历来对几首徐志摩诗的误读。并通过对徐志摩与三位女性的深度剖析,找出他与三位女性纠缠中深蕴的悲剧精神,以及此悲剧精神对徐志摩本身成功行为的一种再诘难。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对徐志摩诗内容的评价,多认为是消极和平淡的。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公允的。本文从徐诗《猛虎集》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对弱者的同情和对人类爱的呼唤、对自然美的赞颂和追求性灵的自由等方面来揭示徐诗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客观地正确地认识徐志摩诗歌在内容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徐志摩是以诗而著称的,但是他的散文同样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康桥现象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本文是由此作为一个切入点对徐志摩的散文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8.
吴建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4-128
徐志摩的日记文学是徐志摩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志摩在日记中不但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史料,而且展示了他独特的文学风彩。他的日记情景交融,是中国现代作家日记文学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9.
吴旬初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1):154-156
诗歌创作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往往和诗人的思想意识、审美观点和艺术追求相连接.徐志摩诗通过描写星、月、光,表达诗人有关社会、人生与艺术等观点;着力营造诗的意境、强化抒情色彩、力追新格律诗的"三美"境界.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