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165篇 |
免费 | 598篇 |
国内免费 | 11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26篇 |
劳动科学 | 116篇 |
民族学 | 245篇 |
人才学 | 220篇 |
人口学 | 24篇 |
丛书文集 | 5186篇 |
理论方法论 | 807篇 |
综合类 | 9205篇 |
社会学 | 852篇 |
统计学 | 20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98篇 |
2023年 | 388篇 |
2022年 | 387篇 |
2021年 | 484篇 |
2020年 | 491篇 |
2019年 | 409篇 |
2018年 | 198篇 |
2017年 | 278篇 |
2016年 | 385篇 |
2015年 | 628篇 |
2014年 | 1067篇 |
2013年 | 850篇 |
2012年 | 988篇 |
2011年 | 1115篇 |
2010年 | 1126篇 |
2009年 | 1055篇 |
2008年 | 1264篇 |
2007年 | 1031篇 |
2006年 | 932篇 |
2005年 | 792篇 |
2004年 | 706篇 |
2003年 | 749篇 |
2002年 | 622篇 |
2001年 | 596篇 |
2000年 | 390篇 |
1999年 | 190篇 |
1998年 | 119篇 |
1997年 | 104篇 |
1996年 | 76篇 |
1995年 | 64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槟榔作为直接用于百姓日常消费的商品,是湖湘的一大特色,它生在湖湘大地,但至今没有长大。因此,如何对槟榔业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扶植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槟榔这玩意儿湖湘百姓对槟榔有偏爱是不争的事实,可堪称省粹。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属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第三产业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较低,而且第三产业大都是传统产业,那么如何开辟第三产业的新领域呢?一、家政服务业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家务劳动社会化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但山西省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还很低,这些劳动如收拾房间、洗衣、做饭、辅导孩子做功课等并不复杂,但是很琐碎,它会消耗人的很大精力。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务是由女人来做的,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因为那时女人是不外出干活的,专事家务,即所谓“全职太太”。现在则不同了,女人和男人同样在外工作,且活儿干得并不比男人少,但… 相似文献
3.
4.
肖汉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Z1)
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 ,铁路工附业企业从铁路运输业中“分离分立”,实行资产经营 ,企业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独立核算法人主体 ,面临着机制转换 ,资金 ,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困难 ,企业应不断加大自身改革力度 ,积极参与市场竟争。 相似文献
5.
王辛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本文阐述毛泽东的“非对抗矛盾动力论”的形成过程,并指出毛泽东的这一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对抗矛盾动力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何植靖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
本文从许谦关于理与气及其关系、鬼神天地之功用与造化之迹、天理之命与气数之命的思想以及对佛老的态度等方面来论述了他的宇宙观,认为许谦的宇宙观基本上是继承、发挥和改造了朱熹的思想,但又具有融合朱陆思想的倾向,并且是朱熹理学向王阳明心学过渡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7.
鄢含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59-160
从运动解剖学角度,以中枢神经为中介讨论瑜伽对于培养舞者舞蹈感和增强舞者身体柔韧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月11日,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及本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广州召开“殡葬业目前走势分析”座谈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会长范英,常务副会长刘小敏,殡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霍秀媚、欧阳荣基、陈伟、范海泉、杨光民、顾万明、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冯仿娅、冼美新、茹小雯,以及殡葬行业的代表张永川、于卫国、周海、甄添雁、李忠兴和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亚太经济时报》、《广东社会学通讯》记者等20多人与会。会议由范英教授主持,与会者就当前我国、我省殡葬业一些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范英会长… 相似文献
9.
王文龙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8,(3)
诗歌创作论是苏轼诗歌理论创造的精华。其中“有为而作”的真实涵义,表明了苏轼创作视野的开阔,与其散文创作中的“文以述志”说相辉映;他关于诗歌创作中审美态度的见解,更是空谷足音,这主要得力于其创作实践,也与庄子的影响分不开,。其“博观”说重积累,重厚积薄发,亦具开创性。其审美创造的方法论,充满深刻的辩证法,又以创新为着眼点,因而精见迭出。在语言运用方面,则提出了“街谈市语,皆可入诗’的卓越见解,突破了历来重雅轻俗的传统偏见。从总体看,并以诗论史为参照,我们便会发现,自成一家体系、十分重视美的创造、注重实践性这三者,构成了东坡诗歌创作论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贺圣逮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叶燮《原诗》是继《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系统性很强的诗论之作,然其所述诗歌本原与创作的论述两相悖违。他的创作论强调“感触起兴”、“克肖自然”,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又前进一步,形成了自具面目的理论系统;但当他进一步阐释这一理论,向诗歌艺术的本原论方向归返和靠近时,却又被“天地备于六经”的陈腐保守思想所拘囿,强调诗歌源于道、又服务于道的观点,因而窒息了他的许多闪光思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