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Abstract):第六代导演渐渐走入主流视野,但他们作品中对父子关系的表达从未改变。张扬在第六代作品的共性与父子关系主题的碰撞中取得了微妙的平衡,而管虎在商业化道路上也渐趋游刃有余。《向日葵》与《老炮儿》将微观小人物与宏观大历史联系,在展现父子两代人冲突成长之余,也以两代人爱恨恩怨折射时代变迁,以小人物生活写就平民史诗。  相似文献   
2.
父亲与子女间的关系是张爱玲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视角,她用锐利的笔锋道出了一类类丑恶的父子关系。文章从父爱谈起,就张爱玲小说中父亲与子女间扭曲的亲情关系进行一次整体的概括和分析,并探讨其在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外“父亲在位”理论研究新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父亲在位"研究正在成为父子关系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把父亲在位定义为孩子的心理父亲在位。父亲在位由四个维度组成:孩子内心的父亲感知;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孩子父亲在位的其他影响;与父亲相关的文化和宗教信念对父亲在位的影响。父亲在位理论模型由孩子心理父亲在位各维度的同心圆组成。高品质的父亲在位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父亲在位理论对当前家庭教育和父子关系研究都有一定启示,父亲在位的进一步研究需要更多的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和父亲在位问卷中文修订版(FPQ-R)对53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父亲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父亲在位与心理弹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父母关系、父亲与祖父的关系和父亲影响的概念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父亲与祖父的关系、父母关系、父亲影响的概念和父亲的身体互动能显著预测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坚韧特质;父母关系、父亲与祖父的关系和父亲影响的概念能显著预测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力量特质;父母关系和父亲参与的感知能显著预测大学生心理弹性的乐观特质。高品质的父亲在位有利于子女心理弹性的良好发展,是大学生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现代妇女》2009,(11):24-24
王某小时候被父母送给何某做养子。在何某帮助下,王某成家立业了。前年春,王某与何某产生了误会,解除了收养关系。如今,王某的生父母年老体弱,生活困难。要求与王某恢复父子关系,承担其部分养老费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封建社会伦理之中,积淀了丰富的以"尊亲"、"顺亲"、"养亲"等为主要内容的父子伦理精义;在中国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演变为橄榄型、步入了后喻社会时代的今天,封建社会时代形成的许多父子伦理内容和沟通模式已不适合当今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在今日中国社会伦理系统之中,应该建立新型的父子伦利(互利)关系。这既需要借鉴现代社会的"互喻"模式,又要采补传统伦理的精髓内容。  相似文献   
7.
卢枫 《老年世界》2007,(24):25-26
母活不赡养,母逝不安葬。76岁的刘老汉因为儿子不给吃不给喝,忍无可忍,将不孝之子推上了被告席,一场道德与良心、法与情的较量之后,父子之情,瞬间化为烟云。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社会中,父亲掌握经济大权因而具有绝对的权威,可以完全支配儿子;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西方先进观念的传入,儿子们开始了自食其力的新生活,由于经济的独立他们拥有了话语权并开始审视父亲甚至否定父亲.将父子关系放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来研究,可以清晰看出父子关系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9.
小非 《老年世界》2008,(2):10-13
一位91岁高龄的孤身老人,每月有2000元退休金和一套住房。一位五十多岁的进城务工农民,勤劳朴实、生活拮据。一纸不寻常的协议将他们绑在了一起:“儿子”给“父亲”养老送终,可继承所有财产。如今,特殊的父子关系已持续了13年。  相似文献   
10.
《推销员之死》历久弥香,人们从各个视觉去解读,每每皆有新的发现,本文从父子关系的发展说开,分析剧中父子关系的变化所传达出的人性悲剧。父子本是一体,同时也是对立的两面,儿子成长的过程必定打破父亲为主导的平衡状态,从而创造新的家庭秩序,由此为家庭增添了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