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4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5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9篇 |
人才学 | 8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10篇 |
理论方法论 | 15篇 |
综合类 | 365篇 |
社会学 | 23篇 |
统计学 | 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深深地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科技产品真伪的评判标准 ,专家们的意见与普通大众的观点不尽一致。在商品经济社会 ,市场需求以及商家们追求利润的欲望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且成为评判科技成果“真”与“伪”的标准。在大众缺乏良好科学素质时 ,伪科技产品也会大有市场。 相似文献
2.
3.
时代的召唤、历史的启示、智者的觉悟、大众的需求是五四激进文化抉择历史动因.这种文化抉择在文化哲学、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Z1)
本文介绍了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及模型,为用量化的方法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做好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工作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可供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顾客满意CS(Customer Satisfiction)科学理论在全球范围的推进,有关游客满意度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稳定的规模化游客流是经营性旅游景区的生命线,游客满意度是游客流的根本动力.文章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进行了定量评价.首先论述了游客满意度的模糊性,接着以某旅游景区为例重点介绍了游客满意度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确定因素层次,各层次因素集;建立各层次权重集;建立评价集;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求出景区总体满意度均值和景区总体满意度指数.从比较的观点看,应用这种方法将有助于旅游景区更好地了解旅游产品或服务在游客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从而不断地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哲学史以“哲学”为主语,是从属于哲学的二级学科.只有当“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候,研究哲学史才有可能.胡适提出的“明变”、“求因”、“评判”三项原则,并不是照搬、照抄西方哲学史的研究模式,而是中国学者关于哲学史研究方法的中国式的见解,具有不容置疑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正义理论范畴下对律师正义概念进行剖析,将其合适延伸,可以认为:律师正义追求更为高级的人们对于民主自由的认同与诉求,它不再是简单的善恶判断,而是民主与自由的神圣不可侵犯,以及这一民主与自由的法律保障.对律师正义在中西方不同的培植土壤与生存环境进行进一步探究,可对律师正义于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推动做出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8.
法律的伦理和伦理的法律是法律伦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法律的伦理,研究法律蕴涵的伦理精神及对法律的伦理评判;关于伦理的法律,探讨内含伦理精神的法律的伦理功能、伦理关怀和作用方式,并以此来整合社会大众的德性。伦理精神向法律实体化的转化应是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的诗学观既具有唯物理性的哲学基础,又具有主情唯美的心理内核,他崇尚审美意象的意境化,从实现诗歌审美回归的强烈愿望出发来品评诗歌、发抒己见,使他的诗学观在古代诗论中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美国和俄罗斯非再生能源供给安全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主体的非再生能源供给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基于生产能力、储量条件、进口水平和消费状况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采集2004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中国、美国与俄罗斯三个国家的非再生能源安全状况进行了比较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三个国家中,非再生能源供给安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俄罗斯,其次是美国,中国最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