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7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篇 |
民族学 | 24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55篇 |
理论方法论 | 51篇 |
综合类 | 832篇 |
社会学 | 53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88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以激光作为测量光源,利用光敏电阻随光线强弱变化而阻值随之变化的特性,控制或门电路工作,并在数字电压表上显示水面高度的测量仪。 相似文献
2.
刘子云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6):38-42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高等教育先后经历“求同、完全否定、求同存异、求异求同、求异存同”5个时期,并逐渐走上了特色发展之路。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存在系列障碍:受到一定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囿于传统文化教育模式而过于封闭;水平与层次相对较低等。为此,在未来特色发展的空间拓展上,民族高等教育实践主体需仔细斟酌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阶段性、层次性、开放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3.
徐炼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4):73-75
在对传统理学的批判中,我们不应该忽视甚至抛弃其中的精萃。理学尤其是湖湘理学的经世致用、践履实干之精神依然是我们今天所急需的。在对当代社会伦理的建构中,传统理学仍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4.
白卓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274-277
文章从医院的公益性以及建设工程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实行代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并就医院建设工程实行代建制时需要重视的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教学文化自觉是教学文化的合理性发展的逻辑应然,作为教学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教学文化自觉有其特定的外在表征。要实现教学文化自觉,必须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秉承一定的发展路径,最终达成教学文化的自主转型与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
人道主义思想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的反映,19世纪的一批现实主义作家对人道主义思想作了艺术的诠释,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主要体现在对革命和暴力的审视与批判上,由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学话语体系,而对人道与革命之间非此即彼关系的僵化认识恰恰成为我们质疑、批判人道主义思想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反思人道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时,首先应该还原历史语境和文学语境,并在对人道和革命的关系进行新的定位的同时,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历史合理性作出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7.
李爽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166-168
作为一种语言学习和教学理论,“强化理论”阐述了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规律性的内在因素。同时,它可以使语言教师加深对外语教与学本质的认识。在深入剖析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核心的强化学习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的现状,并根据英语学习者的心理,提出提高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当充满争议的现代性概念与复杂的中国问题相遭遇,当代中国语境的现代性认识产生分歧也就在所难免。厘清这些分歧不仅是廓清历史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纷争的前提,更关系着中国未来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和走向。要对当代中国语境的现代性及其现代性问题作出合理诊断,需要以普世文明的胸怀,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性问题;建立开放、辩证和多维的现代性认知态度;创新传统,为中国现代性之路提供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9.
张浩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9-27
“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国学术界在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进行理论反思时,就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天天在学习《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但我们的认识却总不能和实践相一致、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在实践活动中总是不断地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呢?是不是我们的认识理论还有某些缺失、不到位的地方?带着这个问题,不少理论工作者开始重新审视、研究和分析以往在认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有关认识论问题研究的情况反映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理论反思的深度。 相似文献
10.
地震波在孔隙介质中传播的渐进方程可用于在地震频带内计算法向入射反射系数,这个频变的反射系数可用一个无量纲的参数ε 来表示,ε 可表示为储层流动性参数(即粘滞性的倒数)、流体密度和信号频率的乘积。利用该表达式,对中国新场气田的实际数据进行了计算,新场气田的储层大多为超致密的砂岩并且渗透率很低。在计算结果上观测到了砂岩储层内过渡区的气水界面上反射系数在地震频带内随频率变化的现象。利用该研究结果指导了地震反演并提取了相应的地震属性,这些属性被首先用于进行的流体(气或水)辨别,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含气和含水储层的识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