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6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6篇 |
人口学 | 11篇 |
丛书文集 | 125篇 |
理论方法论 | 34篇 |
综合类 | 709篇 |
社会学 | 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82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78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增进党内和谐的基础和关键,是以党内和谐促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党内和谐建设中的重要体现,也是检验以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的重要标准。因此,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实现党内和谐要着力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促进普通党员与党的领导干部之间的和谐;要着力保障党内选举的公信度,促进党组织活动与党的制度之间的和谐;要着力推进党务公开.促进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和谐;要着力提高党内监督的实效,维护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要着力建立和完善党内关爱机制,巩固和发展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扣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实现党内和谐。 相似文献
2.
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双主体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庠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117-121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带来了全球信息资源不可逆转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德育呈现双主体性特点 ,即教育者作为实施德育和组织德育活动的主体 ,大学生作为德育活动的主体。高校德育双主体性的凸现 ,要求高校德育转变德育观念 ,调整德育目标 ,创新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伟锋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22(3):52-55
马克思与后现代主义都对传统主体概念进行了颠覆。在马克思那里 ,主体不再指自我意识或自我 ,而是渗透了历史性原则 ,是创造和规定人及产物的历史过程 ;其客观上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形态 ,主观上表现为人的社会历史存在。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主客二分 ,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反对寻求同一性 ,反对普遍主义 ,把以认识主体为核心的反映论作为批判的目标。这是两种不同的颠覆方式 ,但都宣判了传统主体概念的死亡。 相似文献
4.
陈吉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0(2):21-29
现代性的哲学观念是指在近现代哲学中形成的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现代性的思想基础的哲学精神和哲学意识。现代性最根本的哲学精神是理性意识 ,理性意识的目标和根本功能是达到合理性。近现代哲学在理性意识的指引下形成了三大现代性的哲学观念 :主体性观念、主体间性观念和历史性观念。在三者中 ,主体中心理性和主体间理性只有在历史理性的参与下才能达到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7-24
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本来就是主体间性的。在 80年代确立了主体性后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 ,不是把文学活动看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征服 ,而是看作主体间的共在 ,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对话、交往 ,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 ,因而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对生存意义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冯建军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53-57
当代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 ,它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要旨。但人类交往格局的变化 ,使这种具有主体性的人不是单子式的 ,而要走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培养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主体是教育目的的当代选择 相似文献
7.
吴倩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120-123
针对目前学界对《苔丝》中译本的研究仅限于语言层面上的对比分析而往往忽略译者的能动参与的现状,借助斯坦纳阐释翻译理论对《苔丝》的两个不同时期的中译本进行分析和比较,以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前期创造社与前期新月派既有所侧重地对西方唯美主义思想进行了吸纳,又以开放性的思维和视野,融合了西方其他文艺思想和中国古典文论的某些特质。因而,他们的理论与创作呈示出一种相同的复杂性:既反对文学的功利目的,又重视文学的功利效果;既拒斥现实,又认同现实的真实性。这种文艺思想的复杂性,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五四”文学的审美形态,而且对即将跨入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天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3):79-82
翻译活动是伴随语言产生而产生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译者的角色也在不停地变化,经历了诸如"征服者"、"画家"、"奴仆"、"解放者"、"叛逆者"等角色。笔者从语言学范式、结构主义范式和后结构主义范式三个角度分别探讨了中国翻译中的主体性问题,认为在译者主体性被夸大的今天,仍存在一些限制主体性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0.
厉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3):105-108
风景描写除了具有传统叙事学的功能外,还是一种文化阐释的产物,涉及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和身份意识。抗战文学中的风景描写促进了民族认同,因为风景是一个中立的素材,它的描写手法有利于民族动员,它是民族价值观念的最大公约数,是民族的物恋对象。风景在不同的历史和政治文本中具有重大作用,风景的意义围绕着人的主体性而构建,它弥合着主体自身宿命般的罅隙,使之获得恋物癖的快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