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凌毓军 《科学咨询》2010,(18):39-39
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抵触情绪,其实质是在于突出主体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者存在价值表现出对他人的不遵从或抗拒。中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逆反心理主要产生于中学生已有的自我统一性和学校教育教学情景的冲突,其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嫉妒是如何产生的呢?它产生于过度好强,而又不如别人的情形.以下四种情况最容易引发嫉妒:1、各方面条件与自己相同或不如自己的人处于优位;2、自己厌恶的轻视人居于优位;3、与自己同性别的人人居于优位;4、比自己高明的人处于优位.  相似文献   
3.
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抵触情绪,其实质是在于突出主体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者存在价值表现出对他人的不遵从或抗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