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初唐史学家和“四杰”、陈子昂等人批评南朝文学之前,宫体诗已经经受了五次批评。它们分别发生在:宫体得名之初、梁末侯景之乱时、陈代何之元编纂《梁典》时、隋代李鄂上书高祖革除浮华表和王通著《中说》时。但五次批评都未对宫体诗的创作产生直接而显著的影响。究其原因,在于以下两点:整个社会盛行以宫体为代表的文风、批评者既无理论创新又无创作实绩。但唐前批评也逐渐出现了新气象,已经由单纯批评宫体和宫体诗人转变到批评整个汉魏六朝以来的文学创作,带有追根究底的性质。这种批评方法为初唐南北文化融合时批判继承南朝文学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入世”后,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平稳。尽管目前在两国的经贸往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中美双边协定生效和各项承诺逐步兑现,中美经贸关系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直接投资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拓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的学术观强调独立、自由、合作、创新,为中国近现代学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治学方法论对于我们今天仍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整理研究陕西书院的历史概貌与区域特征,采用历史考证、统计与分析等方法,研究认为:陕西自唐代以后日渐沦为全国书院发展落后区域,多灾多难的社会环境、日益衰弱的经济基础、教育之传统与思想文化之保守等是陕西书院发展历史的最主要背景。作为人文荟萃之地的陕西书院,在陕西学术、教育、文化史上的历史留痕是不可忽视的,而关学与实学的标举发扬是陕西书院划在中国书院史上的最亮痕迹之一。  相似文献   
5.
如何构建适应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学科产业之关联来自于学科的本体价值与本质属性。学科与产业的对接,是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前提。校地对接、校企融合是学科产业对接的基本实现途径。开发完成基于企业生产技术创新需求的科研项目是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核心与关键。服务于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制度保障,必须同时关注有关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和有关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