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现代、现代性概念的词源考察,分析了蕴含在其中的时间意识.在对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的产生及类型的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于两者之间与生俱来的悖论,指出产生这种悖论的深层原因,并分析了一些现代、后现代之间存在的时间概念.  相似文献   
2.
当代学者按其研究路径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专家型学者与问题型学者。夏中义以其在学者批评领域内十几年的坚持,可被视为专家型学者的典型。夏中义从事学者批评是在文学研究的领域内进行的,但是,透过文学研究他关注的实际上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也因此他"文学的批评"实际体现的是他深切的"人文的关怀"。  相似文献   
3.
重叠式名词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一种主观表达方式。其主观称谓特征体现在重叠表小称、特称、爱称、口称、总称等;主观语义特征体现在重叠表状态、形象、区别、功用等;主观语法特征体现在重叠具有成词、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从主观性的强弱来看,三者的顺序依次为:称谓特征>语义特征>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有关问题,提高了在馆员与岗位的分配、调动在职馆员更大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汉语文教材文化诞生在中华文化的母腹中,随着汉语文教材文化的壮大发展,又传承、创新着中华文化.汉语文教材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汉语、汉字、汉文,及其承载的以儒家文化为主、融合道佛等思想为一体的宽容、平和的中华文化.汉语文教材文化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的过去,还在认证中华文化的当代选择,也必定预示着中华文化的未来复兴.  相似文献   
6.
跨越时代,游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帆时常介入文学研究的各种重大话题,但是,他的观点往往与主导的观点存在相当距离。例如,当大家都在讨论"纯文学"的时候,南帆却认为"纯文学"是一个"有意义"的"空洞理念";当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失语症"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时候,他却指出"阐释的有效与否比理论家的族裔更重要";当大家都在进行文化研究的时候,他却在许多不同场合表明,文学研究必须包含阐释文学的语言、形式、结构和美感;当大家都在谈论反本质主义的时候,他又提出了关系主义的理路。这种特立独行的思考源于什么?带着这些疑问,师生间进行了一场"对话"。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珠海市民终身教育需求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众多可观测的影响学习需求因素中的主要潜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求解主要潜变量对学习需求的正向或反向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终身教育宣传力度对珠海市民终身教育需求为最大正向影响因子。市民较为抗拒以社会动机为理由的终身教育理念,而较为接纳以自身动机为理由的终身教育理念,市民自身条件构成终身教育需求的主要约束因子。  相似文献   
8.
围绕着文学是否存在着一个“固有本质”或一些“普遍规律”等问题,当代文论产生了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论争.反本质主义认为,当代文学研究中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文艺学的发展,文艺学不应该再将精力集中在寻找一个虚幻的本质上,而应该根据文学在当代和历史中的功能进行阐释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反本质主义强调回到历史语境,文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得到重视.日常生活如何进入文学、文学如何取舍日常生活,又包含了技巧、形式、意识与无意识、审美与意识形态等诸种因素的合力,这就对文学研究提出了双重要求:既要聚焦文本批评,也要将阐释本身历史化.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科技期刊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带来了机遇.科技期刊编辑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此,科技期刊编辑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学习并掌握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培训班、网络、专业期刊、学术交流等途径学习编辑理论及编辑业务知识,掌握有关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等,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汲取先进的办刊经验,为打造刊物的优势特色,提高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科技期刊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带来了机遇.科技期刊编辑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此,科技期刊编辑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学习并掌握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培训班、网络、专业期刊、学术交流等途径学习编辑理论及编辑业务知识,掌握有关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等,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汲取先进的办刊经验,为打造刊物的优势特色,提高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