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伟  张玉金 《殷都学刊》2009,30(4):102-107
语料问题很重要,如果语料选择不准,结论会错误,研究将失去价值,所以本文深入探讨出土西汉文献的语料问题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首次提出了西汉语法断代研究选用出土文献语料的标准,讨论了西汉语法研究的出土文献语料的选择,出土文献语料的分期等问题.并对西汉语法研究所用的出土文献语料张家山汉简、居延汉简、额济纳汉简、敦煌汉简、尹湾汉墓简牍、银雀山汉简、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进行了排除与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楼房的建设也出现许多新的工艺和技术,这给房建企业的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也让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遇到很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研究分析,提出几点建议希望给我国房屋建设提供微薄帮助。  相似文献   
3.
释甲骨金文中的“宜”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玉金 《殷都学刊》2008,29(2):7-12
甲骨金文中的“ ”应该释为“宜”,本义是陈肉之器。这种意义的“宜”用作动词,意思是把祭牲陈设到肉案上献给神灵,或把肉置放到肉案上献给尊贵的人。由动词的意义又引申有适宜、合适之义。它还有地名或国名、人名等用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现有的全部甲骨文材料中找出了所有动词"于"的用例。分析了动词"于"所出现的句式以及动词"于"的语义语法属性。统计了动词"于"所出现的频率以及在各组卜辞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张玉金 《殷都学刊》2011,(3):102-110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殹"和"也"不是一个词的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而是两个不同的词:"也"属通语,"殹"为秦国方言词。"殹"有用作句末语气词和句中语气词两种用法。句末语气词"殹"可用于陈述句之末(包括单句、复句、分句之末),表示判断、确认肯定的语气;用于疑问句、祈使句末的"殹"也是如此。句中语气词"殹"可用于主语、状语、定语之后,也可以用于转折短语之中,都表示停顿语气。  相似文献   
6.
句法功能是语法的重要范畴。经统计认为,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几乎均可用作主语、宾语、定语,没有哪一个在某种句法功能上有绝对的限制;第一人称代词没有类似俄语、英语那种"格"的范畴,但在句法功能上也表现出一些相对的差别,如"吾"和"我",是主要的第一人称代词,但二者在不同句法功能上的表现比较明显,"吾"很少作宾语;而"我"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作宾语,其次是主语,再次是定语。二者在宾语的位置上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位谋臣,又是谋臣中的第一高人。他一生为刘邦支了许多高着儿,深得刘邦的赏识和信任。夺取天下之后,刘邦在评价张良的功劳时说:子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因此想把“三万户”封给他。张良所出的众多计策之中,即有为后人所称道的 “四皓定太子”。 这要从刘邦的女人们说起。刘邦跟吕雉是结发夫妻。刘邦未发迹时,吕雉跟他共患难。刘邦当了汉王以后,吕雉成了吕后。吕后为刘邦生了个儿子,叫刘盈,被立为太子。后来,刘邦又找了个漂亮的妃子威姬,戚姬也为刘邦生了个儿子,叫如意。 俗话说:“女人爱前夫…  相似文献   
8.
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深通韬略,善晓玄机。他一生用过许多计策, "泥鱼 "之术便是其中之一。   公元 239年,魏明帝曹睿病逝。司马懿、曹爽共扶太子曹芳即位。曹芳年仅 8岁,司马懿、曹爽接受遗诏辅佐政务。   曹爽是皇亲国戚,自小出入宫禁,为人谨慎,深受魏明帝喜爱,但并无政治军事才能。自与司马懿同辅朝政以来,两人发生了矛盾。曹爽奏请皇帝,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太傅地位虽高,但是只掌管文官,并无兵权。因此这是明升暗降。   曹爽独掌兵权以后,委任自己的弟弟做武官,掌管中央禁卫军,控制一部分部队;同时又任用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殷墟甲骨文中有无被动句式的问题,要从探讨甲骨文中“若”的意义和用法开始。关于甲骨文中“若”的意义,过去主要有“顺”、“善”和“诺”三种说法,本文认为“若”应是“顺着”的意思,为动词。动词“若”有些是表主动态的,这时以神名为主语,可用“弗”否定;有些是表被动态的,这时以人名(一般是“王”)为主语,可用“不”否定。“若”和以“若”为核心的动词语,可以构成单句或分句,这时“若”可以是表主动态的,也可以是表被动态的;也可以作谓宾动词“有”、“亡”、“降”的宾语,这时“若”一定是表被动态的。殷商时代已存在“于”字式被动句。  相似文献   
10.
杨逢彬认为,甲骨文中的"暨"都是动词,意义是加上、附加.本文不同意杨文的观点,认为甲骨文中的"暨"不但有动词用法,也有介词和连词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