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中华民族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而历久弥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拥有强大的文化基因。而中国“前轴心时代”和“轴心时代”的先秦元典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与繁荣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2.
见利忘义现象的根源及对策探析张自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的见利忘义现象日渐增多,其危害已触及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它既扰乱了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又严重腐蚀着一部分人的灵魂,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对人性的认知经历了性无善恶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几个阶段。但从仁礼并重的体系架构看,先秦儒家没有绝对的性善论者和性恶论者,孟子和荀子只是对人的自然属性扫社会属性的强调有不同的侧重而已。先秦儒家力图用“仁”来引导和培育人性中的善端和良知,使人们学会“爱人”、“敬人”;用“礼”来规范和约束人性中的恶念和贪欲,使人们拥有理性和智慧。仁礼并重的学说体系是先秦儒家对人性善恶的合理应对,家国同构、稳健实用、积极入世的治世之道是先秦儒家对人性规律的合理运用,它们共同构成儒学独尊千年的人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协作学习中进行实时个体评价能够使学习个体及时了解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协作学习策略,促进协作学习效果。用本体对学习个体进行分析,能够达到语义上的理解一致,将协作学习过程中提取的学习个体的本体属性和语料库中相关属性进行文本相似性计算,基于语义相似度,描述和优化了文本相似度计算流程,进一步提高文本相似度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
学会幽默     
美国学者赫伯·特鲁说:“幽默感的有无强弱能决定一个人事业成功的程度,”愈来愈多的人承认幽默就是力量,在人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幽默气质是人的整体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人们也希望用幽默来改变个人形象,改善人际关系。甚至有人这样  相似文献   
6.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中华民族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而历久弥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拥有强大的文化基因。而中国"前轴心时代"和"轴心时代"的先秦元典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与繁荣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之渊  相似文献   
7.
耻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源头,中国人的耻感源于群体意识和"面子至上"理念。耻感教育是中国古代道德教化之重要内容,是治国理政之基本方略。在当今社会,羞耻感依然是人之为人的底线,是追求荣誉、远离耻辱的精神力量,是抵御不良诱惑的道德堤坝;耻感教育依然是明辨是非善恶、酿造良风美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克己复礼"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命题之一.两千多年来,关于这一命题,可谓聚讼纷纭.从汉至清,争论的重点是"克己"的真义;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争论的核心是"复礼"的真义.本文认为,对孔子"克己复礼为仁"一语正确理解的关键是对"复礼"二字的阐释."复"既有"恢复"、"返回"之意,也有"实践"、"履行"的内涵.周礼是融礼之内在精神--敬、诚、忠、信、义与礼之外在规范--礼节仪式为一体的"中华文化内核".孔子是周礼之内在精神的捍卫者,反对那种丢弃了"礼"的精神而徒有形式的礼节仪式.孔子提倡"克己复礼"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通过自觉约束个人言行举止,回复周礼所倡导的礼之内在精神和道德情感,最终使人与人之间拥有理性的仁爱,使社会走向有序与和谐.通过与时俱进的发展,"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仍能为中国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建设和人类全球伦理的建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他从我国实际出发,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以及这一特征的极端重要性,赋予了精神文明以科学的内涵,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其重要内容是繁荣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德使能"是中国古代的人才甄选制度,它是运用"德能"标准和考察手段对入仕者进行甄别和选拔,并根据德能水平的高低委以相应官职的制度.这一制度对今天的人才选拔与干部任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