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3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一画"是理解石涛绘画美学思性与根据性,但更强调根据性."一画"也是画家创作的原动力和根本规律,它虽与具体的艺术技巧有关,但不再是对具体的法则与规律的描述."一画"还是在本体与画家主体之间的联系纽带,它根源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人合一".而之所以能实现这种"天人合一",与画家的淡化功利观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西哲学对道的不同理解入手 ,试图为中西古代语言观的差异找到原因。在西方 ,无论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逻各斯 (Logos)与神的隐性统一 ,还是中世纪的“Word”的“三位一体” ,都体现出强烈的神本体论倾向 ,而语言作为神性的集中表现 ,它就是神的现实化。因此 ,西方近代以前的神本体论实际上和语言本体论并行不悖 ,语言在西方具有本体意义 ,语言和道契合无间。但是在中国 ,以“道法自然”为基础的自然本体论对语言的重要性只是作了有限的强调 ,认为语言与道之间有差距 ,这种差距甚至要通过“象”来沟通 ,以此为基础产生了中国古代对审美境界的探讨。审美境界 ,是以言、象为基础 ,以超越为手段 ,以道为旨归 ,以“游”、“忘”为心理特征的生成性心理空间。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小说创作 ,新人辈出 ,流派纷陈。但其发展线索并不难把握 :首先 ,“先锋派”以其回归语言本体的崭新风貌登上创作舞台 ,但是 ,这种形式主义的文章在中国缺乏读者 ,于是“无可奈何花落去。”随之而起的 ,是各种“新字号”流派的兴起 ,力图吸收“先锋派”的写作经验 ,又试图为传统现实主义的读者所激赏。在经历了这一转折之后 ,文坛又向现实主义复归。这种形式主义是对以前各种创作风格的超越 ,关注生活、充满理想是它的最大特点 ,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又使远离文学的读者重新关注小说。这种与现实主义传统有着深刻历史继承性的小说 ,对读者来说 ,堪称“似曾相识燕归来。”  相似文献   
4.
郁沅教授是我国文艺美学界一位颇具声望的学者 ,他所提出的感应美学理论早已为学界同仁所知晓 ,但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一直未能静下心来建立一个感应美学体系 ,在倪进等一批青年同好的支持协助下 ,《感应美学》一书才得以于最近面世。这一专著是在美学界相对趋于平和、美学论争已由派系之争转入具体美学问题、尤其是美学基本问题的论争情况下出版的 ,这是美学热退潮之后对我国美学界已有成就反思与总结的必然产物 ,因而具有较强的学理性和较大的开创性。在“建构体系”不再时髦 ,相反解构体系蔚成风尚的“后现代”,明确提出建立一种美学体系 …  相似文献   
5.
“对象化”是关涉到美的本质的核心范畴,这一范畴的发展同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发展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对象化”这一角度透视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人的本质的现实对象化,即求偶、发泄性欲之不能实现,必须要找到弥补的办法,这就是在虚幻的对象化——做梦和游戏中实现利比多转移,从而消除压抑.而虚幻的对象化的现实化即升华,就是艺术和美的根源.我们欣赏艺术的原因,一是因为艺术中的人物形象是我们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二是因为这种对象化所用的形式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获得审美意义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最初的神之到天命之,再到天道之,的审美意义日益凸显。在神之中,虽然包含着一个人赋予以意义的事实,但人并无此自觉。在天命之中,这一人赋予以意义的过程已经很明显。与天命之间的象征关系,具有一种潜在的审美关系。随着天命之中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性因素的弱化,这种潜在的审关意义逐渐显现出来。在天道之中,既是天道的客观显现,同时又是现道之人的主观发现,而这种天人合一的过程又是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过程,这时和美才对应起来,成为审美之。  相似文献   
7.
非主流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们的非意识形态性,它所研究的是作为私人活动的审美活动,是与真、善区别开来的美,即纯粹美。康德美学中的自由美就是非主流美学所说的纯粹美,但康德认为纯粹美并不是审美理想,崇高和附庸美都高于自由美,这使得其美学从总体上讲仍然属于主流美学。非主流美学要从康德美学中吸取营养,从形式性、非功利性、非概念化等方面突出其美的纯粹性,和认识论美学、功利论美学等划清界限,并寻求在民间而不是官方建立起其影响。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美学中审美之"和"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在先秦儒家美学中指审美关系.审美之"和"具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人与对象建立起感知关系,这在古代美学中属于"交感"的内容;第二层含义指人与对象在找到相通之处的基础上的情感关系,这是审美的核心关系,在先秦儒家美学中集中体现为"比德";第三层含义是指人与对象找到了一个共同的根源,体验到了本体("诚")的存在,这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即孟子所说"反身而诚".  相似文献   
9.
“对象化”是目前关于美的本质讨论的一个核心范畴 ,对这个范畴的理解 ,显然不能过于狭隘。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对象化”理论的分析 ,试图把握作为审美范畴的“对象化”的内涵与外延 ,并找出作为审美范畴的对象化与非审美范畴的对象化之间的差异的标志。审美对象化区别于一般对象化之处 ,是反思判断能力的参与 ,有了反思判断能力 ,主体就能使自己的对象化产物转化为美的对象。而在没有反思能力的主体那里 ,即使是劳动实践的产物也只能是一种潜在的审美对象 ,而反思能力又不是一种抽象的主体本质力量 ,它是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张黔 《江汉论坛》2001,1(7):74-76
本文扼要地分析了黑格尔的体系特点,认为这种特点在其美学中具备明显的副作用,概而言之是客观唯心体系对主体性的扼杀。具体而言,一是虽然潜藏着一个美的泛化的命题,但世人却不能充分感受到美的存在;二是它指出艺术是心灵的外化,但心灵的本质又不包括情感;三是虽对艺术的地位和前途作出了估价,但艺术解体后的绝对自由的实现却不切实际;四是虽然找到了一些艺术创作的动机,但理性与情感的关系并未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