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对这个新概括可从以下三个视角予以解读:解放思想是打破僵化、保障发展的思想利器,是开拓创新、推进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开辟航程、引领发展的经验凝结。坚持这个法宝,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公报公布以后,举国上下掀起了抓住时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滚滚大潮。青海能否跟上时代的潮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力争几年上一个新台阶,胜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是当前全省450多万各族人民普遍关注的大事情。本文就此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法与利益     
法与利益问题历来颇受学者关注 ,在当今提倡法制的社会背景下 ,法律作为各种利益的体现 ,如何对各种利益进行适当的调节和取舍 ,不仅是法学研究的课题 ,也是法律实践中需要值得关注的问题。在阐述有关利益的属性 ,利益观的发展的基础上 ,着重介绍了利益对法的决定作用和法对利益的重要作用 ,并结合中国入世后即将面临的现状 ,分析了我国在平衡利益方面的立法缺陷和世界与中国的利益选择问题。对中国入世后对利益的选择和相应法律上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府拿出这么多钱去救银行、证券公司、投资人,目的就是要确保泡沫消费的三大环节都不出问题,只有在他们都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泡沫消费才可以恢复。而泡沫消费恢复之后,建筑、服务等行业的失业就可以立刻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校本培训:教师成长的高速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过程中 ,校本培训成为一种十分必要而有效的形式。作为与院校培训相对应的一种培训形式 ,校本培训符合国情并因其所具有的现实性、多样性、针对性和普及性而博得广大第一线教师的青睐。事实表明 ,校本培训方式已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成长的“高速路”。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在谈到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的时候,特别注重运用辩证的观点去揭示它们的运动发展规律。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我国新时期以来中篇小说审美意识的演变正是经历了这样的发展道路。近年来,伴随着新时期波澜壮阔的生活进程,加之文化研究热潮的影响,一大批生气  相似文献   
7.
论教师的自我进修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应台湾屏东师范学院的邀请,我院周成平同志于1998年6月上旬赴台出席了“海峡两岸教师在职进修教育研讨会”,并以《论教师的自我进修与发展》为题作了大会发言。本文旨在强调在教师进修工作中要特别着重于教师自我进修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问题。问题的提出由...  相似文献   
8.
早在本世纪30年代,沈从文在谈到自己的小说创作的时候曾经指出:“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声称自己的文学创作的目的在于“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1]。现在,有足够资料表明,沈从文在20年代进入北京后曾接触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他从周作人那里接受了性心理学的观点;曾拜读过张东荪的《精神分析学ABC》;还从施蛰存、废名等人的小说中领略了西方心理学的魅力……[2]后来,他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大胆而深刻地解剖了人的性爱…  相似文献   
9.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基本特征和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应以学生为本,从制度创新、理念创新、管理队伍建设、引入新的管理模式等方面来开创学生管理的新局面,为社会培育适应其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这样循环往复,推动事物本身不断地向前运动发展。人类社会也是如此。而改革则是克服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向前运动、发展的有力杠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对于改革极为重视,论述颇多。他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在这个问题上发表过许多独到、深刻的见解,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今天,我们重温鲁迅先生关于改革的理论,对于搞好当前的这场革命,应该是有裨益的。鲁迅先生何以主张改革呢?可以这样认为,由于他充分认识到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反动性和本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这就决定了忧国忧民的鲁迅必然会有改革之论。鲁迅用他的社会解剖刀,对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进行了无情地解剖,得出的是令人警惊而又精辟的结论,简言之就是:吃人!人之不立,国何以兴?因此,针对这样的历史现实,鲁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