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分配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合国外技术领先国家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上的政策措施,针对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情况,提出了改革我国分配制度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庇古和科斯对社会成本理论的贡献已获得学界一致公认.而社会成本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重商主义.从重商主义、重农学派、亚当·斯密、西斯蒙第,到约翰·穆勒、西奇威克,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成为社会成本思想演进的一条主线.当今社会,经济个体在社会中不计社会成本的逐利行为,正严重侵蚀社会公共福利乃至人类社会的根基.梳理社会成本理论的思想源流,有助于正确认识个体与社会利益的冲突,探索解决问题的适当出路.  相似文献   
3.
4.
生态工业园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政府在实现工业园区生态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文章结合生态工业园的实现途径,分析了政府在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其具有为工业共生网络发展提供制度激励与规划、协调,引导、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与公用工程一体化发展,通过微观规制与宏观管理确保园区生态化发展等三大职能。  相似文献   
5.
企业信用: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学中,信用一般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即商品赊销或货币借贷关系。这种狭义的理解将信用物化,并使其游离于企业基本问题之外。我们理解的信用是一种广义的信用关系,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基于经济利益的相互信任与授信机制。从企业产生的前提条件、企业参与者的行为逻辑及企业的基本关系等方面看,信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制度的变迁史实际也是企业信用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6.
论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制约因素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资本形成不足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低,投资收益率不高,金融抑制,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制度创新不力,区域开发成本高等限制了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发展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地促进西部资本形成.政府推动、金融主导、法制规范是发展西部资本市场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ISO14000认证:中国企业跨国产品经营的现实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ISO1 4 0 0 0族标的制订是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环保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盛行的产物 ,该标准的实施 ,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产品经营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当前从政府角度而言 ,需要进一步引导绿色消费 ,加快培育绿色消费市场 ,为企业推广ISO1 4 0 0 0建立外部激励机制 ;从企业方来说 ,在吸收外资时则应严格把好“环保”关 ,以防止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  相似文献   
8.
西南城镇化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朱方明本文研究西南区域范围内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村城镇化的关系,试着从历史与逻辑的视角,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协调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的若干政策构想。一、从西南区域农村城镇化的历史进程看乡镇企业对...  相似文献   
9.
惩戒制度与经济秩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自利动机是经济领域违规违法行为盛行甚至“前赴后继”的基本诱因,而违规违法的财富效应强化了这种激励。惩戒制度不健全,则客观上营造了一种环境,助长人们对违规违法低成本高收益的心理预期。激励过度与惩戒不力并存的制度特征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违规违法行为盛行的根源所在。惩戒不力降低了违规成本,从而使得违规盈余增大,诱致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机会主义倾向和败德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0.
从环境是一种经济资源的观点出发,我们将企业环境责任界定为,通过一定经济机制的规范与引导,企业主动或被动按社会福利基准,配置和使用环境资源的行为责任;其评判标准是,企业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是否增进社会福利。从福利性社会收益函数出发,我们提出企业环境责任表现指数公式,构建企业环境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环境成本内部化率与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是主要的环境责任表现因素及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