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数学学习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其具有抽象性,且逻辑性强等特征。而小学数学更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基础,为了能让孩子们理解掌握数学学科,小学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着重让孩子们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可以服务于生活”。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们的分析、综合、归纳、推理、演绎等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学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一节一节的数学课实现的。“打造有效课堂,向四十分钟的课堂要质量”这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但是怎样才能打造有效课堂?怎样才能在短短四十分钟内求得质量?课堂是师生互为主体地位的课堂;课堂是师生互利互惠的共赢模式;课堂是师生互相尊重,具有良好氛围的课堂。因此,笔者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关注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总之,数学课教学应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浅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