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魏晋时期之前,中国艺术通常是儒家伦理道德的载体。先秦时期的音乐可以反映和改善社会风气,体现儒家礼制观念,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汉代的美术则教育人们吸收前人的经验教训,并宣扬了统治者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2.
早期诗歌以偶字句为主,是为了适应劳动的需要;奇字句取代偶字句,是古代诗歌自身发育完全成熟的标志;以五七言句式为古诗的定格,这是前人为了便于记诵而作出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审美化,主要指从工业化条件下的单调平庸的日常生活自身出发,通过美化工业产品和人造环境来实现人们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生活用品、耐用消费品和资产性商品三个层次,分别对应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三个层次.中国目前处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初级阶段,日常生活审美化可以改善中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顾恺之的传神论不仅强调眼眸传神,还提出了传达人的个性气质的其他方式。顾恺之的传神论在中国绘画摆脱政教束缚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顾恺之的传神论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成功的案例分析了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利用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二者的联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开拓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6.
救赎是人在面对死亡时,可以坦然地接受的境界。救赎关乎人的终极关怀。古今中外,终极关怀可以分为寄托理想于彼岸、体悟宇宙本体和关怀人类命运、人生意义等三种类型。中西文化虽有不同,这三种类型都在中西方的艺术上得到了体现,从而使艺术救赎灵魂成为可能。艺术可以表现为对精神彼岸的无限向往;艺术可以表现为对“万物一体”的深刻体验;艺术可以表现为对人类社会的深切关怀。在工具理性和物质主义泛滥的今天,艺术的救赎不应该被人们遗忘。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做出正确的抉择越来越依赖机器智能。机器智能的演进正在发生从检测识别人到感知理解人的变革,人机协同性能也随之跃迁。本文从人机协同的视角重新审视决策模式的演化进程,提出了人因能力的定义,指出了人因能力的可度量性、个体差异性、动态性、强关联性等主要特征,建立人因能力计算模型,并对各指标进行测度,提出融合能力量表的人因能力评估方法。以人因能力聚焦人与机器协同决策的任务场景,充分考虑人的特性和因素下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的交互活动。最后通过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人因能力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展望了人因能力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解决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同决策问题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