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10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204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464篇
社会学   99篇
统计学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新形势下建设高校青年德育队伍必须要立足国内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3.
理想远大和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勇于创新、德才兼备和全面发展、视野开阔和胸怀宽广、知行统一和脚踏实地是 2 1世纪大学生成长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农业商品产值同农业总产值、农业净产值一样,都是农产品产量的综合指标,它表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一年内向农业以外的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了多少农产品,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计算简便起见,目前通常是用农产品交售产值来代替,但笔者以为不妥。 首先,从理论上讲,计算农业商品产值的本意是力了反映当年生产的全部农产品价值中实际出售的农产品价值量,它只包括本年生产的农产品中已经销  相似文献   
5.
构建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意识、个性特点和个性需要,违背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外语教师主要探讨的问题。文章运用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结合实际探讨了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改进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模式包括:创立民主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设计师生共同探索的教学活动、建立协作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企业创业与成长过程中,唯有管理创新,企业的生命周期方能延长,各阶段发展战略才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充分体现。探讨和实现中小企业管理的创新,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及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期以来,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理论界引起了热烈讨论,本刊转载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冯之浚与《科技日报》记者汤东宁的一篇采访对话,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作为德国古典哲学阵营中的唯一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为恢复唯物主义的权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费尔巴哈并不是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当他涉足于社会领域时,他便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正象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社会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特别是在他的宗教伦理学说中充满了唯心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9.
略论明清河南集镇与江南市镇之异同蒋正华(商丘师范专科学校)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用,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无论在南方还是在北方都出现了许多商业性的集市,但由于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南北地理环境、社会风尚不同,所以南北集镇与市镇的发展既有相似的一面,又...  相似文献   
10.
道德规范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觉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调节和制约,纪律是通过组织控制来完成对本组织内部成员的行为调整,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体现国家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从道德、纪律、法律三个层面对腐败行为加以控制,共同构成预防腐败发生的立体防线,保证国家工作人员队伍的纯洁性,促使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加强道德修为,自觉遵纪守法,将"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从而控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