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人口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基于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对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农村互联网金融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各地区差异明显,显著存在互联网金融普惠悖论.基于渗透度、使用度和效用度三指标体系量化各地互联网金融普惠度,东部发展最好,东北最差.基尼系数分解表明,互联网金融普惠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之间的差异,各区域内部的差异相对不大.Shapley值分解确定出对互联网金融普惠具有显著影响的各种因素,并分解得到了其对于互联网金融普惠差异的贡献度.整体上,农户自身仍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不均的主要根源,尤其是农户的自我排斥.造成各区域内互联网金融普惠差异的根源还存在差别,东部的政府机构需身先士卒;中部的政府机构要加强公共设施的普及;西部的政府机构要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而东北的政府机构首要需留住人才.如此齐抓共管,才能逐步消除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普惠的悖论现象,进一步实现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  相似文献   
2.
保险能促进经济发展的论点已经被许多学者验证过了,但是保险稳定经济发展的作用还未得到进一步验证。利用个体时点双向随机效应模型,利用4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保险深度、寿险深度、财险深度对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发展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在一个发达的保险市场中,包括发达的寿险市场和发达的财险市场,经济的发展表现出更加稳定的特性,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税收收入都能够稳步增加。相对而言,在不发达的保险市场中,经济的发展会表现出更大的波动性。而且,相对于人寿保险的影响而言,财产保险对稳定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发展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合作与竞争理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州80名大学生应邀参加了合作与竞争的实验。我们详细地设计了实验规则、讨论主题 ,以尽力创造出合作或者竞争的实验环境。在不同的实验环境中 ,参加者的行为方式和结果各不相同。在实验的各个阶段 ,参加者还填写了一些问卷 ,反馈自己对各自实验环境的感受。根据问卷的调查得到的数据 ,我们使用定量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们的实验是成功的 ,合作的工作目标有利于增进彼此的关系 ,导致开放、坦诚的交流。采用诱导式的交流方式能取得理想的工作结果。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针对合作与竞争理论在中国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行之有…  相似文献   
4.
以1986—2007年4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模型选择的检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以人均寿险保费、人均非寿险保费为代表变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三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协整关系,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保险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寿险业与非寿险业对经济的影响存在区别,非寿险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内更加明显,而寿险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则体现为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向银行业投资的资金总量与资金使用效率的关系,本文甄别了投资者投向银行业的资金是否存在过度投资现象,并提出金融业务特征假说来解释这一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投向银行业的资金整体上存在明显的过度投资,且金融业务特征假说成立,即投资者正是因企图占有金融业务集聚的金融资源而过度投资.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过度投资尤为突出,非上市银行也存在过度投资,并都证实了金融业务特征假说;从投资渠道来看,投向银行业的债权资金存在最为严重的过度投资,而金融业务特征假说在权益资金投资者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完善监管体制和提高信息透明度均有利于减轻过度投资并纠正不良的投资动机.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延迟退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构建了三期生命周期模型,理论推导和分析了个体的预期寿命和受教育年限对其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机制,进而基于Charls2018的数据,将临退休劳动力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理论推导所得出的假设。研究结果发现:个体预期寿命延长会显著增加其延迟退休意愿,随着预期寿命的增加,个体倾向于延长退休后的闲暇时光,同时也会延长工作时间为老年时期增加经济来源;个体受教育年限与退休意愿之间具有非线性的U型影响关系,受教育年限较低和受教育年限较高的两个群体都表现出具有较为强烈的延迟退休意愿,受教育年限增加会促使个体为延长投资回报周期而延迟退休时间;同时高学历的个体收入较高,这又会使个体倾向于增加闲暇时长,提早退休。在调节效应方面,性别在预期寿命对预期退休年龄的影响过程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具有相同预期寿命的女性会比男性表现出更强烈的延迟退休意愿;性别在受教育年限对预期退休年龄的影响过程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具有相同受教育年限的男性会比女性表现出更强烈的退休意愿,但不存在复杂的U型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政府制定更加符合劳动者预期的退休制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