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的主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现象增多 ,从道德主体的角度分析 ,其原因在于道德主体的道德认同弱化、自主选择能力下降和道德主体的非理性的外化。为了减少道德失范的发生 ,当前应加强社会的整合 ,提高人们的道德选择能力 ,加强对非理性行为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罗箭华 《社科纵横》2010,25(8):149-151
美国著名道德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行为的基础,个体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性、阶段性的过程,个体道德发展的条件是社会角色的承担,个体道德发展的方式是通过个体对道德两难的讨论和参与活动,这些理论和观点对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罗箭 《领导文萃》2014,(3):49-52
正新中国成立,父亲罗瑞卿出任公安部长。一次毛主席和他谈话讲到苏联的教训,政治局委员基洛夫、古比雪夫都遭暗杀遇害身亡,连列宁都遭遇黑枪袭击,虽未当场身亡,但弹头带毒,致使列宁长达数年卧床不起,最后还是早早去世了。毛主席告诫父亲,中国一定不能出这样的事情,出了事你这个公安部长是交不了账的。  相似文献   
4.
墨子的道德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培养“兼士”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提出了道德评价原则——合其志功而观,并结合教育者的特点,采取了灵活多样的道德教育方法。这一理论对我们现代道德教育仍然有着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