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9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辉的三十年──纪念河南省社科联成立30周年胡涌河南省社科联是1964年2月3日成立的,迄今已经整整30年了。河南省社科联成立以来的30年,是我省社会科学队伍日益发展壮大的30年,是我省社会科学事业逐步走向繁荣的30年。1964年省杜科联建立后,相继...  相似文献   
2.
森林文化学及其在高等林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森林文化学的概念及其学科体系的组成,该文通过对中外森林文化思想的产生和我国森林文化研究发展历程的考证,提出了一个森林文化学的定义,即森林文化学是研究在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上的森林文化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文章考虑了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森林文化学学科体系应该涉及的范围,认为森林文化学课程是林学等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森林文化学有益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培养。生态文化学科群的建设,将对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文章建议我国应建设面向世界的森林文化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政府决策环境的诸多变化并总结与传统决策环境相比具有的不同特点,提出互联网时代对政府决策的要求,即从缺乏责任决策向责任决策转变,从黑箱决策向阳光决策转变,从单一主体向公众参与转变。同时指出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政府决策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4.
陕甘宁边区林业发展史研究(1937-195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的摇篮,其政权领域内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取得的成果、建设经验等对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均产生了长远影响,对现代来说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历史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陕甘宁边区林业(1937—1950)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包括陕甘宁边区行政区域的演变、边区的林务机构及主管部门、边区的自然环境与森林的关系、边区原有的森林资源、边区政府的林业政策和法令、边区的林业建设、南泥湾垦殖、陕甘宁的农林教育及教育方针大讨论、陕甘宁边区主要林务人员简历等。  相似文献   
5.
SCI与EI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向我国有关决策部门、学术期刊编辑部和论文作者正确认识SCI和EI提供一个参考,笔者利用对照比较的方法,分析、比较了SCI和EI的基本概况、出版形式、收录范围、刊源档次、期刊和论文的选取标准、检索方式和主要特点等指标.最后得出如下结论:SCI和EI是目前国际上广泛承认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和评价指标,各有特色,侧重不同的领域,不能简单地认为谁优谁劣;也不能简单地用它们来作为评价我国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学科发展、学术期刊、学术论文和研究者水平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6.
改变贫困面貌的有效途径──关于台前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胡涌为探索革命老区脱贫致富途径,根据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关于对老区开展调查研究的安排,最近我同省社科联的同志一起,赴台前县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台前县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脱贫致富的...  相似文献   
7.
胡涌 《决策导刊》2005,(8):33-33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和谐交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没有和谐的交通,就不可能有和谐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打造和谐交通,笔者认为.打造和谐交通,助建和谐北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北京山区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介绍了公益林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了公益林生态补偿的必要性、方式与途径及实施补偿机制的措施,并结合北京市公益林生态补偿的实践,对北京市关于山区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和总结。文章旨在为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胡先骕和郑万钧在20世纪40年代对水杉新种进行研究的同时,采集了种子寄给国内外树木园、植物园和试验林场进行引种研究。其中1948年春汪振儒在得到水杉后首先对水杉种苗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1949年1月正式发表了《Observations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development of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 Cheng》(《水杉种子及幼苗发育观察》)一文。由于文章发表的时间正值北平解放,该刊发行较少,并为英文所写,解放后也没有被人引用而被遗忘。2002年,笔者开始对我国重要保护植物——水杉造林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找到此文并引用,同时也找到了在北京最早引种栽植的水杉,确认北京为世界上最早成功引种水杉的地点之一。笔者还对上文的作者进行了多次访问,并进行了有关文献的查阅和实地调查,上文不但是第一篇有关水杉种苗的研究论文,而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较早采用林木种子、苗木质量指标(净度、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和苗高、地径等)系统研究林木种苗的论文之一,调查还澄清了水杉在中国以及北京早期引种的一些误传。  相似文献   
10.
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194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是民国29年(1940年)6—7月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在延安组织的一次重要的森林考察活动。此次考察活动的成果——《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是有关陕甘宁边区森林最重要的一个报告。时任中央财政经济部部长的李富春8月22日评价该报告“虽其中有再加考虑与研究之点,但已成为凡关心边区的人们不可不读的报告,已成为凡注意边区建设事业的人们不可不依据的材料”。中共中央财政部1940年9月对此进行了内部刊印。现在除在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可以看到《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14 600余字)全文外,其余如《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料(第2辑)》、《延安地区林业志》、《陕西省志——林业志(第12卷)》、《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等文献中均有节选,版本间相差较大。《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也是目前见到的第一个提出垦殖南泥洼(南泥湾)的文献。研究历史最主要的是史料的本原性与真实性,为了准确了解陕甘宁边区森林的概况和研究陕甘宁边区林业发展的历史,王希群等同志对《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进行了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