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本文从法律史的角度试论传统中国的"罪刑法定",拟从固有的典章律令中,寻出比较具体客观的认识,证明传统旧制中罪刑法定主义是存在的,但由于传统中国法律的根本精神是人治,这决定了罪刑法定作为一项刑法原则就制度层面而言,在封建立法、司法的实务运作中并未落实,只在个别朝代律文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从罪刑法定主义到罪刑法定原则,其间的递颤是有因果脉络可寻的:惟有在法治理念、罪行法定理念深入人心的基础上,罪刑法定原则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舒国兵 《社科纵横》2010,25(4):79-81
胡适是我国较早关注宪政的人之一,对中国的宪政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宪政实现问题上,胡适提出了"实践、训练出来的宪政"观点。本文拟从思想基础、具体主张等方面对胡适宪政实现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学实践教育模式为视角,对当代大学生法律观培养途径进行了浅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检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核心子项,是当前我国推动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支点,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务必明确坚持党的领导、以人为本、助推检察实务三点基本认识,同时在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检察文化的类型构造以及对于司法体制改革所具备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深层次地探索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能够进一步夯实检察文化的基础功能、祛除与现实发展需求不相一致的检察文化、发展和创新检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无讼法律思想及其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传统最根本的诉讼观念,无讼思想支配了中国传统的诉讼历史并影响了中国整个传统法制的走向.无讼观念的内涵是解决社会纠纷时尽量避免诉讼.但社会生活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古代社会通过道德教化、乡里调解、官方息讼等手段来解决纠纷.无讼法律思想虽然具有许多消极因素,但在现代法治建设的今天,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来为现代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传统最根本的诉讼观念,无讼思想支配了中国传统的诉讼历史并影响了中国整个传统法制的走向。无讼观念的内涵是解决社会纠纷时尽量避免诉讼。但社会生活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古代社会通过道德教化、乡里调解、官方息讼等手段来解决纠纷。无讼法律思想虽然具有许多消极因素,但在现代法治建设的今天,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来为现代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