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中国新增劳动力的总体态势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并且,中国人口目前仍以每年约1 000万左右的速度在递增,每年的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很大.文章通过对新增劳动力的初步界定,分析了他们在数量、质量、分布、流动以及就业方面的总体态势.进而指出,应该关心青年的现状,重视青年的发展,发挥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责任政府的不断发展完善,问责制作为一种责任追究的制度安排作用重大。在强问责的背景之下,官员的"乱作为"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不作为""懒政"行为却有所凸显。为了激发官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缓解问责制下的高压态势,需构建容错机制,平衡问责与激励。为此,要界定容错的类型,确定查错纠错的主体,明确可探索领域和授权性规范,为公民评判提供渠道,确定集体责任追究方式,同时与激励机制相融合,使容错机制真正起到激励官员改革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是指国家对城市和农村人口进行统一的教育培训、激发潜能、激励保障、合理配置等一系列综合性的行为活动过程,使农民顺利转化为城市居民,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在教育、培训、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存在明显差距,阻碍了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步伐,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对此,必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培训、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制度,实现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新增劳动力群体是青年劳动力的绝对主体,在人力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把1979年及其以后出生的青年人口界定为新增劳动力群体,并对其在数量、总体素质二元性、分布的不平衡性、较高的流动性以及严重的婚姻市场挤压和非正规就业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此使全社会关参考文献这一群体的现状和发展,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要求政府必然进行转型,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在各个阶段为满足不同的需要提出的转型目标繁多,如何理清这些目标之间的关系,将这些目标进行整合,为政府转型目标做一个统一的设定,是我国政府转型时期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和工作,也是我国政府成功转型的一个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中国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以现有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出发点、现实表现和结果为例,对现有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得出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创新的原则,最后论述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创新的新构想,即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市与流动人口的良性互动,促进人口的进一步流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任何一种财务管理目标的出现,都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产物。通过研究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理论的关系,对如何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财务管理目标应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杠杆利益是衡量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指标,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就是可使企业的总价值最高,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可见,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财务管理的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