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5篇
人才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代,因为政治利益纷争、执政理念冲突、道德追求差异,官场同僚相互争斗成为常态。如果制度设计合理、君主贤明、大臣公忠体国,这种争斗就会被控制在合理的层面上。如果制度设计出现缺陷、君主缺乏远见卓识或者无力控制局面、大臣各为其主,就可能导致政局动荡,甚至覆宗灭国。  相似文献   
2.
试论下级建言献策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茂 《秘书之友》2008,(6):11-12
虽然人们都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大都不愿听逆耳之言,不愿喝苦口之药。因此,如何建言献策就成为一门艺术。在工作中,下级对上级有建议和提醒的责任,但囿于官场森严的等级和领导的权威,下级的建言献策常常不太容易,这就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笔者从史书和文学作品中找到了一些事例,希望秘书在建言献策中可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间实力的较量,主要集中在人才的比拼上。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做后盾。但是,目前,人才的流失却异常严重,人才的投资属于软投资,人才的流失会导致公司的人力、财力蒙受损失,甚至会导致企业的运作瘫痪,尤其是新兴的企业。所以,找出人才的离职原因、影响离职的因素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6.
制度一方面是防范官员腐败的机制,另一方面也保护甚至成全了官员,魏征的经历就是明证. 魏征原为太子李建成洗马(掌管图籍),曾劝太子早图大业,除掉李世民."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派人招抚魏征,并当面质问他:"汝离间我兄弟,何也?"面对李世民略显挑衅的问题,魏征并未用"各为其主"一类的套话来搪塞,而是如实应答:"皇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旧唐书·魏征》,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 718页)魏征的诚实打动了李世民,使李世民更加器重他,封为詹事主簿(太子府掌管文书的佐吏),践祚后擢拜谏议大夫(正五品上,专掌议论,"侍从赞相,规谏讽喻")、秘书监(从三品,"掌邦国经籍图书之事")、尚书左丞(正四品上,掌管辖尚书省诸司,"纠正省内").  相似文献   
7.
贞观之治的出现,除李世民的人格魅力之外,更离不开群臣的共同经营。贞观年间政治清明,大臣建言献策,倾心为国,唐太宗虚心纳谏,闻过则喜。贞观群臣犯颜直谏不是不讲策略的死谏,而是非常讲究方式方法,其中,对谏言时机的精准把握在《贞观政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包括君主有意引导、君主智识不够、君主可能犯错、补救君主错误、君主举棋不定等五个选择时机。  相似文献   
8.
秘书的薪水     
蔡茂 《当代秘书》2003,(1):36-36
  相似文献   
9.
秘书学界已经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这与秘书专业课程的性质不相符合。秘书学是研究秘书工作规律及秘书人员任职要求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这一性质决定了教师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法。但是笔者看到的文章往往是用很大篇幅讲案例教学的来历、意义、重要性及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秘书进入小圈子原因探析》一文(见于《秘书之友》2010年第6期)中,笔者剖析秘书进入“小圈子”的原因有:获取政治利益,猎取经济利益,寻求保护与支持,身不南己与寻求情感慰藉。古往今来的事实证明,小圈子只能带给秘书一时的荣耀与辉煌;从长远看,小圈子给秘书、给秘书家人、给社会造成的伤害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