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面对"四大危险"的严峻挑战,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面对取得的耀眼成绩开始沉醉其中,忧患意识逐步淡化,这些问题的存在,有损党的形象,淡化党同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感情。焦裕禄精神对解决当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忧患意识不强问题而言,无疑是一剂良药。本文从学习焦裕禄的公仆情怀,密切党群关系;学习焦裕禄的求实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学习焦裕禄的奋斗精神,抵御精神懈怠危险;学习焦裕禄的道德情操,根除腐败土壤这四个具体方面应对"四大危险",增强党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拓展,是优良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时代发展、社会转型的需要。它蕴涵了人与自然正确相处之道、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道、人类共克时艰之道,对于大学生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节约资源以及大灾时期健康伦理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化、数字信息化、法规化等多种手段是开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将焦裕禄精神总结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五种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通过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成因以及践行路径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环境中,艰苦奋斗精神又有不同的内涵。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因素背景下,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更具独特性。在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下,深刻理解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对于强化我党艰苦奋斗意识,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它要求做到人的全面发展、居民福利水平的有效提高、经济的稳健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的良性循环。目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工作基础、发展阶段、社会氛围、发展方式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不少有利条件,但也存在诸如庞大的人口基数与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追赶发展的要求与增长方式转变成本的矛盾、资源短缺与持续稳健发展的矛盾、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局面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矛盾、相关技术的缺乏与生态环保产业发展需要的矛盾、评价和激励机制改革滞后与科学发展观新要求的矛盾等不利因素。克服这些矛盾,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落到实处的基本途径,就是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为此一要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二要大力推进现有产业的绿色化改造,三要努力倡导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规定,在非货币性交易情况下,如果不涉及补价,交易双方均不确认非货币性交易损益。按照相关税法规定,以非货币性资产换取其他非货币性资产,实际上是一种有偿出让资产的行为,只不过换取的不是货币,而是货物或其他经济利益。应将非货币性交易分解为出售或转让持有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购置新的非货币性资产两项经济业务进行税务处理,分别计算缴纳相应的流转税和所得税。例: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2002年10月,甲公司以其生产的A产品与乙公司的B商品进行交换,双方对换入的资产均作为库存商…  相似文献   
6.
许海波 《东岳论丛》2004,25(5):182-184
以“构成要件说”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 ,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处于通说地位。然而通说不仅不符合犯罪既遂的应有含义 ,而且依据的理论前提错误 ,在理论上和实际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 ,应予坚决摒弃。应当从主客观相结合的角度确立既遂的标准 ,即以“犯罪目的实现”为根本标准 ,以“危害结果发生”为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它要求做到人的全面发展、居民福利水平的有效提高、经济的稳健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的良性循环.目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工作基础、发展阶段、社会氛围、发展方式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不少有利条件,但也存在诸如庞大的人口基数与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追赶发展的要求与增长方式转变成本的矛盾、资源短缺与持续稳健发展的矛盾、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局面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矛盾、相关技术的缺乏与生态环保产业发展需要的矛盾、评价和激励机制改革滞后与科学发展观新要求的矛盾等不利因素.克服这些矛盾,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落到实处的基本途径,就是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为此一要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二要大力推进现有产业的绿色化改造,三要努力倡导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